北方打的战火连天,而远离战火的锦绣江南,如今则是吵得沸反盈天。
自从兖州府的急报送过来后,那些在朝堂斗争中失败,被排挤到南京养老的大佬们,感觉自己又行了。
京师沦陷,皇帝被俘,那肯定是要在南京再立新皇啊!
而他们这些人,自然是有机会成为从龙功臣,那样大明的天下,以后还不是他们这些贤达说了算。
不过这些人,却为了应该立谁为新帝,在南京的奉天殿里吵了起来,后来更是大打出手。
为了能够让自己支持的人选成为新帝,这些平日里的谦谦君子们,嘴脸比在路边骂街的泼妇,还要恶心上几分。
当今的皇帝陛下,为了给他哥哥守孝,至今没有宠幸过后宫嫔妃,子嗣自然是无从谈起,而且就算有,也会被建奴一锅端了。
而他的哥哥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这货要是有子嗣,根本就轮不到朱由检当皇帝,这一系也可以排除。
至于他的其他兄弟,朱由检的老爹朱常洛,虽说生了好几个儿子,不过如今还在世的,就剩朱由检这一个独苗苗。
等于说是光宗这一系,没有了可以继承大统的人选。
往上推,就是万历皇帝留下的后代,老大朱常洛这一系断了根,老二早夭,老三是福王朱常洵,因为牵扯到了谋刺天启皇帝的逆案,举家自焚。
而且就算是福王这一系还在,他们也不想拥立,这些家伙中的很多人,当时都参与了立储之争,把福王朱常洵给得罪惨了。
老四和老八也是短命鬼,剩下的就只有老五,老六,老七这三兄弟了。
其中老六惠王朱常润是个佛教徒,是个整天吃斋念佛的废物,虽然好掌控,可很难让天下信服。
最后这皇位的争夺人,就是老五端王朱常浩,与老七桂王朱常瀛两人。
本来端王朱常浩有着年长为兄的优势,理应继承大统,成为大明的新皇帝。
不过这个端王和他的弟弟惠王,虽然不是一个妈生的,可却有着一样的毛病,那就是喜欢礼佛。
这煞笔玩意儿在京时也痴迷于佛教,还爱财如命,虽然没有出家,可做事却很出格。
更是因为他爹的不负责,这孩子到了二十五岁,才得以娶妻生子,也算是明朝皇室里的一朵奇葩。
不过这些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这哥们年近三十了还没有留下子嗣,让不少的南京文臣反对拥立。
而支持他的大臣大多是万历时期,就被打发到南京的老人,他们认为,废长立幼有失伦理纲常。
当初他们这些人,之所以被贬到南京养老,不就是因为坚持长幼有序嘛!
至于现在还没有子嗣,主要是因为他成婚比较晚,女儿都生了,不怕生不出儿子。
而反对者则是坚持拥立桂端王朱常瀛,这哥们不光是有了后代,而且为人也比较正常,没有太多的恶习。
两方人在还没有确定,朱由检这个皇帝是不是真的被抓去放羊,就开始了内斗,南明那么快灭亡,这些君子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他们还想拉拢守备太监杨国瑞,和徐国公徐弘基,让这两个位高权重的人,支持自己选定的新帝。
不过这两人可不像这群文官,脑子里好像是有了大病,自然是不愿意和这些文人一起发疯。
兖州府的公文他们二人也看了,所谓的京师沦陷,皇帝被俘只是建奴的一面之词,真有什么想法,也要等确定了再说,没必要冒那个风险。
其实也不怪这群文官发疯,这些人都是自诩为国之栋梁,却因为各种原因,被打发到南京养老,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翻盘,自然不肯放过。
看这些手握重权的太监和勋贵,不愿意支持他们,这些文官又想到了新的幺蛾子——掌控舆论。
本来京师沦陷,皇帝被俘这样的大事,在新帝未立之时,应该是严加保密才对,免得闹得人心惶惶。
可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直接发动各自的门人,在南京城里闹得沸沸扬扬,大街之上,经常有他们这两派的书生,因为立谁为帝而大打出手。
“端王喜佛教,如果让他继承大统,恐怕又是一个梁武帝,到那时,恐怕大明百姓的民脂民膏,都要被他拿去给佛主镀金身。”
归家院中一个羽扇纶巾的书生,站在院门口,和支持端王一派的学子争吵起来。
“我大明礼佛之人何其多,冯熙鹳敢说你家长者中,无一人礼佛呼?
端王年长与桂端王,哪有舍长立幼之理,若是伦理纲常都乱了套,那大明的江山都将动荡,大明的百姓更是会从此活于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