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自陪同这名新晋父亲前往县衙给王旭东登记了户籍信息,并且郑重其事的当着全县父老的面向其交付了清河县第一笔生育补助之后,林海和汪良再次出现在了城外军营。
由于各国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几个大国都开始了传统意义上的战后休养生息,该屯田的屯田,该剿匪的剿匪,该安抚流民的安抚流民,这也就导致了清河县的吸引力在逐渐的降低,毕竟对于远方的流民来说,各国朝廷发出的政令的吸引力还是远超了清河县衙的布告。
但清河县要想发展,就需要人口,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口。
按照清河县现在的产业结构来说,其实是不合理的。由于林海对工业的狂热,仅有的劳工和相当部分的劳动人口都被安排在了工业相关的岗位上,他们不是在挖矿,就是在修路,要么就是在炼钢炼铁烧水泥烧玻璃,简单来说就是没多少人种地,这也是为什么林海一定要达成与高棉的交易的主要原因。
“如果我们要想做到粮食自给自足,那么至少要减少四分之三的工业才行,这点是不能忍受的。现在我们的粮食基本上靠外界输入,尤其是作为奢侈品的玻璃珠给我们带来了相当多的财赋收入,我们再用这些财赋购买粮食,来维持了整个清河县的运转。但是存粮长期在警戒线以下是不对的,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种地,尤其是需要大量的自耕农来维持农村的经济活跃度,也需要大量的免费劳工来进行集体农庄一类的劳作,为我们的库房提供足量的粮食。”
林海在军营中举行的“清河县军政大会”上如此说到。
“嗯,小林子你说得太深奥了。”汪良一脸茫然的看着林海,继续说道:“清河到了今天这一步,基本上都是你的功劳,现在哥哥们不能动的有人伺候,能动的都有差事,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你要是说有啥计划,你就直接说怎么做吧,我们听令行事就是。”
“大哥,这个...其实还有一种可能,这个你听不懂就先不听了,等等我说说具体怎么做。刚刚那段话,是说给他们听的。”林海指了指会议室最后排的一群人,他们都是林海从夜校中选出来的年轻人,佼佼者,每日带在身边耳濡目染,准备大用的一群人。
当林海指向后排时,后排十二个人集体起立,按照林海规定的新式军礼整齐向前一礼,然后坐下,整个过程动作整齐划一,没人说话也没有一丝杂音,汪良看了看,点了点头,也回了一礼,然后对林海说:“小林子,没事,你继续。”
林海解开一个悬在墙边的绳扣,一张巨大的地图从上方渐次展开,下沿刚刚好与地面平齐,仔细一看,是一张以清河县为中心的各方势力图,在地图的边缘也标注了锦官城(大凉),陈朝边界与高棉边界(孟洋)。整张地图上不仅用色块标注了各方势力,同时对于各方在各地的军事力量也进行了标注,可以明显的看到,在林海把县衙三班和民兵进行切割,让三班衙役只负责维护治安,而民兵专注于军事训练之后,清河县已经拥有了一个加强团的民兵力量,由三个营组成的清河县民兵团驻扎在县城,清河工业区和县城周边的几个要地,而在编制上为一个独立营的齐天寨民兵在县城东边与整个县城成为了掎角之势。
如果仅仅是和已经探明的,分布在十万大山中的各路山匪来对比,虽然清河县民兵远远没有各路山大王号称的人多(那些没读过书也不识数的山大王,有一百个小弟也敢号称一万,毕竟大家都瞎TM喊,自己号称少了就会很丢脸),但是从装备训练人员素质来看都是碾压级别的存在,但是若是与驻守锦官城的大凉野战集群或者说驻守在召阳的陈朝守备部队,乃至于驻守孟洋的高棉山地步兵想必,就要差很多了,就算装备好一些,总体战斗力也是远远不如的。
林海指着清河县周边的大片区域说道:“我等开拓清河县,按照户部划定的区域,我们对整个大清河县区域都应该有行政管辖的权利,因此一个合理的清河县范围,应当是北接大凉在邛都的屯田点,南至高棉的边境城市孟洋,东到陈朝的召阳,西接高原边界。以这块土地作为清河县发展的第一期目标是非常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