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忙招呼人进来,又让宝音去准备点心,太子进门规规矩矩的叩头请安:“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起来吧。”听到太后的话太子才起身,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到底还是小孩子,这模样让人看了只觉得心疼:“怎么了这是?谁给我们保成委屈受了?”
太子坐在太后身边,殿里伺候的人都很有眼色的退了出去,连外面都没声了太子才开口:“皇祖母,今天索额图大人又来找我说话了。”
太后只当不知道太子真正的心思:“索额图大人是你额娘的亲叔叔,他念着你是自然的。”
太子却道:“可我和他并不熟啊,每次跟他说话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但还一定得说点什么,可难受了。”
这就跟过年见亲戚一样,太后还深刻记着以前在小说里还有各种段子里看到的“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这样的话来套近乎,那当事人只会觉得:你谁啊?那时候又不记事谁记得被谁抱过。
太后摸摸太子的小脑瓜:“那怎么不跟你汗阿玛说呢?”
太子明显就是不敢:“那也毕竟是我的叔姥爷……汗阿玛也说不能不敬长辈。”
“可你是太子,是半君。索额图大人是你的叔姥爷,但更重要的是他先是奴才才是亲戚,仔细想想,他有那个胆子叫你汗阿玛侄子吗?”
太子摇摇头。
太后又问:“那他平时叫你什么?”
太子回答:“太子殿下。”
太后一脸“你懂的”的表情,太子有些明白了,又想到大阿哥平时都叫他“太子弟弟”来着,又有些迷糊:“可大哥也叫我太子弟弟啊。”
“你大哥是你的兄弟,你们都还是一起念书的年纪,论君臣自然还早着呢,可索额图是比你汗阿玛年纪都大的长辈,他能不知道什么是君臣之礼吗?既然你不喜欢和他这样的相处,直接拒绝就行了。”
“那汗阿玛会不会怪孙儿不懂事?”
“你就跟你汗阿玛说实话,难倒他还会为了一个奴才生亲儿子的气?”
“孙儿明白了。”太子这才放心下来。
玄烨见了一下午的大臣,到傍晚终于能腾出时间休息一下,才想起来今天一天都没见到儿子,问李总管:“太子还没回来?”
李总管道:“回皇上,太子殿下陪太后说了会儿话,又陪着太后太妃们打了几句牌,现下跟着太后娘娘去坤宁宫进香了。”
“坤宁宫?”玄烨听着觉得有些意外,当下也决定去坤宁宫看看。
坤宁宫内,太子给自己的生母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进了香后见太后带了一副卷轴过来,太子问:“皇祖母,这是什么呀?”
太后将卷轴递给他:“何不自己看看?”
卷轴的大小太子拿了正合适,展开就是一副画,画上的女人身着朝服,明显是皇后的服制。
太子是知道孝昭皇后的模样的,而这个人他没见过,多少也猜测到了:“这是……我额娘吗?”
“这是你额娘十五岁的时候皇祖母给她画的,只不过那时候她还不好意思收,皇祖母就一直留着,现在把这幅画给你了。”
太子仔细看着这幅画眼睛都亮了:“谢皇祖母!”又很恭敬地磕了个头,才把注意力放在挂在坤宁宫的画像上,问:“不过为什么皇祖母画的和这里挂着的画像不一样呢?”
“每一个人作画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啊。”太后不以为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风格,要真说的话,其实单从画像看不出那个人原来长得什么模样。”
太子和太后此刻一同坐在蒲团上,看着画不免有些感慨,太子道:“孙儿有一次看到和南大人一同来的西洋大臣给汗阿玛画过画像,孙儿偷偷看了一眼,也是很不一样呢。”
太后问:“那保成觉得谁画得更好?”
太子仔细想了想:“说不出来,但感觉都不是很像,孙儿觉得汗阿玛比画像上好看多了。”
此刻在门外的玄烨正听到这一句,如今太子对他已有了敬畏之心,自然也不是什么话都敢说,听得这一夸差点就没忍住笑,却也不去打扰祖孙俩,直到听太子问起玄烨小时候的模样,然后太后说自己那有本图册,画的都是玄烨他们那一辈当年在阿哥所还有玄烨得天花后在瀛台养病那时候的画时终于忍不住了。
对太后而言是美好的回忆,但对玄烨来说这无异于是黑历史,而且这是什么时候画的!
很少见皇帝如此窘迫的场面,太子见了都不由得惊奇:原来汗阿玛还有这样的一面吗?
丢了面子的玄烨轻嗑了一声,结果还被太后揶揄:“堂堂大清皇帝没想到还学会听墙角了。”
“额娘!”玄烨瞪了一眼,但委实没什么气势。
太子默默背过身去捂着嘴,他不敢笑出声生怕被自己阿玛听见。
这样闹一场旁人都不知道有这么欢乐的画面,结果到了下一次索额图跟皇帝请示要见太子时,却被“太子即将进学需要提早准备”为由给挡了回去。
太子这会儿是真觉得原来自己是可以拒绝的!这可太好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父子俩陪着太后回咸安宫用了晚膳才走,太后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周围一切又归于平静,忍不住感慨:“很好,又混了一天。”
宝音无语,虽然隔三差五就能听到这样的话,但真的合适吗?这日子可不是一般人能羡慕的来的。
在那之后就是太后自己的时间,她自己每日就寝的时间很规律,而且也不会再有人来打扰,因此塔娜和宝音不用在跟前提醒,在伺候梳洗之后按照班次留下守夜或回去歇息。
太后一般在亥时左右歇息,这时候紫禁城大部分人早就睡了一两个时辰,现下还有半个多时辰才道亥时,太后点亮了桌前的两盏蜡烛,又支了一架同蜡烛大小差不多的小屏风防止蜡烛晃眼,才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手札,封面上写的是“致 爱新觉罗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