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成都军区领导班子调整,成员如何配置?来自五湖四海
1985年6月,酝酿已久的“百万大裁军”正式拉开帷幕。7月,中央军委正式下发《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方案》。根据《方案》指示,昆明、成都军区合并,组建新的成都军区。两大军区合并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昆明军区还有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对此,中央军委早有战略布局,在“百万大裁军”帷幕拉开当月,就对成都军区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
不仅仅是成都军区,北京、南京、沈阳、兰州、广州、济南军区都进行了领导班子调整,突出一个干部年轻化,实现了年龄干部的提笔配置。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军政主官被推上了前台,肩负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机械化建设的神圣使命。
此时,成都军区领导班子成员的配置及基本情况,如下所示:
司令员傅全有(原南京军区第1军军长);
1930年11月,傅全有出生在山西原平一户穷苦人家。1946年10月,傅全有参军入伍,成为晋绥军区独二旅的一名战士。1949年2月,傅全有所在部队改编为一野第3军7师。解放战争时期,傅全有在茫茫大西北艰苦战斗,与敌展开了殊死搏斗。建国初期,第3军奉命撤编,该军第7、9师编入第1军战斗序列,仍沿用第7师番号。
第7师编成后,傅全有随军参加抗美援朝。从朝鲜回国后,傅全有长期在第1军战斗生活。1983年,傅全有出任南京军区第1军军长。1984年12月,傅全有率部参加两山轮战。1985年6月,傅全有征尘未尽,就被破格提拔为成都军区司令员,成为我军当时最为年轻的大军区正职高级将领之一。
副司令员廖锡龙(原昆明军区第11军军长);
廖锡龙与同班子的成员相比,是最年轻的一个,生于1940年6月,老家是贵州思南。1959年1月,廖锡龙参军入伍,被分配至贵州省军区第49师145团4连。1969年11月,廖锡龙所在部队编入第11军,并改番号为第31师。由此,廖锡龙开始了在第11军的战斗生活。1979年2月,时任第31师91团副团长的廖锡龙参加对越反击战。
廖锡龙在自卫反击战中表现出色,战后被提任该团团长。1980年3月,廖锡龙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深造。及至1984年4月者阴山收复之战打响,廖锡龙已经是第31师师长。此战,廖锡龙打得干脆利落,歼敌500余人。战后不到半年的功夫,廖锡龙就出任了第11军军长。1985年6月,廖锡龙出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副司令员张太恒(原北京军区第28军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