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里,为了遮人耳目还留了两孔石灰窑,生意还不错。
请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对水泥的烧制上手很快,烧窑便不再让她时时盯着,只是把每天的原料配比确定好就行。
采石场和运输交给了祝景洛。
又从京城铺子里调了几个人过来,有管账的,有负责原料采购的,有窑场管理的,抽了两个年轻的跟着她学习水泥成品试验,调配混凝土。
她梦想了许久的事业终于走上正轨!
良善的冯夫人十分知趣,从一开始便说定,采石场的盈利归祝家公用,但烧窑场算黄之桐的私房钱。
让黄之桐暗下决定,等水泥窑盈利了,至少分两成给冯夫人。
祝家的铺子早已开了起来,精明的谷雨认出了铺子总掌柜还是在京城时的那个人,他们并没有什么都依赖冯家。
这种跟了多年的下人,有的是情谊,有的是利益。至于生意,祝家在京城的生意并不比冯家在固州的要小,如今在固州,不过是想不显山不露水罢了。
黄之桐觉得自己小看了冯夫人。
河道施工早已开始,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支流河床的开挖已经动工。
杜守恒力排众议,在修葺河堤的时候用新的材料——水泥。这个决定也得到赵西屏和府衙的支持。
据说使用这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能加快工期,让河道更加坚固,使用的寿命延长,大家都将信将疑,既然杜守恒夸下这个海口,他就得揽下这个责任。
现在他把责任转压到黄之桐头上,黄之桐不得不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修河堤事业中去。
河堤上使用混凝土的作业,在黄之桐的前世,比起几十层楼房、几十米深的水下作业,太小儿科了,但处在现在的条件和环境下,她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凡事不过认真二字,她一定要认真的对待。
河道从城门外二十多里的地方开始整修,这个距离回城比较麻烦。
府衙在离工地最近的村庄里寻了几处农舍给工地上的官爷歇脚,又在河边临时搭了草棚给劳工们住。
黄之桐因为性别的特殊性必须要找个落脚处。她要解决生理问题,荒郊野外的,又不能如男人那般找棵大树就遮挡住了。
奈何村里像样的房子都被府衙征用了。
冯时新便使了银子,让工地上管事的小吏寻一处安静的地方,一定要保证安全。
去工地现场的第一天,黄之桐带着同样是男装的谷雨,拉着一车生活必备物品,先去了农舍。
带她们来的小吏还殷勤的介绍这里是最好的一间农舍了。的确是最好的,至少房子和院子都是完好无损的,半截墙体还是石头的,看起来也没那么破旧。
关键堂屋是杜主事住的。
黄之桐的房间安排在东边耳屋,院子里还有几间屋子,另住着一位官爷,跟杜主事同样交好。
带隔间的都叫别的官爷住去了,留一个单独的屋里还叫我们少夫人在这里歇息。谷雨当时很想反对的。
但少夫人拉着她的衣袖,阻止了她,她只好道了谢,打发了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