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指挥的一个手势,这首大气磅礴的曲子展现出来……
曲子的开头就会被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包围,好像预示着大战即将来临。
嘹亮的小号加入,就像冲锋号一样,双方大战终于爆发。
后面的音乐的纠缠好像双方都陷入了苦战。
随着指挥的一个手势,声音一顿,曲调变得缓和了下来,好像双方那些拼死的士兵在休息,正为下一次的冲锋做着最后的准备。
突然,随着张指挥一个高扬起来的手势,声音再次变得激昂,小号和小提琴声调的骤然提高,昭示着大战的再一次来临,好像有无数人在厮杀一样,让人热血沸腾。
而接下来,曲调一转,顿时变得哀婉凄凉,似乎是战场上的将士们死伤很多,让人伤心欲绝。然而,大家都没有放弃,包扎伤口,积蓄力量,再次踏上战场。
而到了最后,是比争最为激烈的时间,也是战争最为惨烈的时刻。这是整场战斗的最后一刻,所有的人都用尽了力气,最终取得了胜利。
整首乐曲,也就此结束。
当演奏完之后,指挥很明显的皱着眉头,感觉少了点什么。
但那些演奏者们,可不管这些。这是他们第一次演奏如此震撼的音乐,让他们有些激动。
陈默也是感觉到好像有点什么缺失。
虽然整体上与前世的版本差不多,但现在听总感觉少了点肃杀的气势。
他想了一会之后意识到少了军鼓的气势。
不管是大军鼓还是小军鼓,少了他们总是会感觉少了点什么。
于是他跟老蒋紧急在现场又编入了军鼓的乐谱,很快,再一次演奏之时,陈默发现就是现在的感觉。
整首曲子彰显出了大气磅礴,激昂奋进。
正好符合张导所要求的的那种感觉,让人听过之后热血沸腾。
而此刻的张导,早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之情了……
本来他对陈默并没有太高期待,但这首歌一出来,张导就知道这完全就是神作,跟自己的电影太配了。
乐团的张指挥也走了过来,神色激动的拉着陈默的手说:
“没想到啊陈先生,你这首曲子是我这几年演奏过的最振奋人心的曲目,我一定要将他展示出来。请把这首曲子的使用权给我,我真的迫不及待的想让世人听到他。”
陈默有点不好意思的看着指挥,解释道:
“张指挥,真对不住。您也知道这首歌是我给张导创作的插曲,在电影上映之前是不能外传的,所以……”
可能是刚才太过激动了,让他一时之间忘掉了这首诗配乐这么个事。在陈默的提醒之下,他才反应过来。
于是他看着张导说:“这首曲子就是神作,你拍的行不行,别配不上。”
大概张指挥是大哥,而张导是小弟,明显的能看出来张导脸色有点不自然,不过还是坚持着说:“放心,我拍的绝对好,绝对配得上这么好的音乐。”
……
实际上大多数的配乐为了节省成本,都是用单独的乐器来录音轨,再进行合成。而这次张导可能是有点飘,直接选择整个乐团整体录,非常的大气。
同样,在张指挥的调教下,整个乐团非常给力,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将整个成品录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