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宋元熙是一个庶子,准确的说,是庶子的庶子的庶子。
燕国,立国一百余年,正是国力强盛的时期。宋家的祖先是跟着皇家打天下的开国功臣,燕国成立后,宋家祖先摇身一变从泥腿子变成永宁侯。宋元熙的祖父是初代永宁侯的庶子,亲爹当家,祖父的日子过的很安逸,靠着父辈的余荫成为一个工部的五品小官。
初代永宁侯去世后,嫡兄嫡母当家,分家后,祖父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加上本身没什么出息,一辈子都是个五品小官。不过他生了有出息的庶子,也就是宋元熙的爷爷,考上进士,外放最后成为四品大员,一地知府。离燕京远点,那就是土皇帝了。
可是原主爷爷是个有大志向的,他想调回燕京任职当京官,奈何一直没有机会。一笔写不出两个宋字,燕京城里的永宁侯府也帮过他几回,可惜时运不济,没有成功。
等原主爷爷去世后,大伯掌家,树大分支,自然也要分家。原主亲爹才能不足,考上举人后没能更进一步,早早就谋划了一个县令职位,在原主大伯所属治下当县令,日子过的很悠哉。
原主爹的后院比较干净,只有一妻两妾,嫡母管家手段高明,没什么污七八糟的事情。嫡母膝下两儿一女,原主娘云氏只有原主一个儿子,另一个妾室生了一儿一女。
原主的生活也一直是按部就班,五岁启蒙,跟着三个哥哥学习,十二岁下场科考成为童生,十五岁考上秀才,跟三个哥哥不相上下,也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不得不说原主爹虽然摆烂了,但是生了几个好儿子,之后原主考了几次没有中举,这就算了,反正还年轻,就算一直考不上,他们家是永宁侯府的旁支,他亲爹是县令,谋个差事安安稳稳的过一生那是完全没有问题。
事情就出在原主的亲事上,原主考上秀才的时候,亲爹给他订了门亲事。本来一切好好的,原主考了两次没有中举后,苏家那边突然就悔婚了。悔婚就算了,原主就当是自己没出息,人家看不上,好商好量的大家把婚事退了也没关系。反正两人没见过几次面,也没什么感情。
偏偏苏家对外放出风声,说是原主品行不端,罗列了一大堆罪名,一时间整个六安县都传遍了。
苏家一个小小的县丞,为什么敢得罪顶头上司,还是头上有人的顶头上司,因为人家卖女求荣傍上了大腿。
大腿是当今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瑞王。
瑞王云游至六安县,看见苏家大小姐(原主未婚妻)后惊为天人,想纳她为侧妃。
元熙看到这里满头问号,“这个瑞王好歹也是个亲王,没见过世面吗?这就惊为天人了?”
原主跟苏家大小姐见过几面,元熙看着也没有好看到哪里去,也就小家碧玉,惊为天人也太夸张了吧。
再看一眼,还是没看出什么特别。
因为瑞王,原主只能任由苏家泼脏水,别说原主爹只是个小县令,就连原主大伯这个知府也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得罪瑞王。
一切到这里也还好,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原主顶多憋屈了点,随着苏家举家搬走,时间流逝,也没人再提这事。
等这事影响彻底过去,原主已经二十几了,在古代算得上是大龄青年,家里打算再给他说一门亲事。不过亲爹嫡母也是心有余悸,担心再出什么幺蛾子,仔细的挑了又挑,选中了一个家产万贯的商户女。
双方家长步入最后的相看阶段,好巧不巧的,那个商户女救了镇南公府的世子,怎么救的不知道,总之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然后理所当然的,这婚事又吹了,也幸好两人还没订婚。
嫡母头皮发麻,特地组织全家去寺庙搞了次封建迷信活动——烧香拜佛。
然后再接再厉,给原主挑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