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必难过,此乃历史规律。我大唐极盛之时,四夷来朝,天下宾服,必然在史书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朕明白,只是有些不解,强如大唐大汉,为何会出现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历朝历代灭国之殇始终不能重视,继位之君还是走前朝的老路。”
魏征也叹了一口气,前拱手说道:“开创之君知打天下之艰辛,勤政爱民,方开创盛世。收成之君坐拥天下,未经历过艰难困苦,生活穷奢极欲,朝政不思进取,这才被外戚和宦官找到了机会。”
李世民听了之后默然不语,心中惆怅到了极点。
.....
大明时空,洪武年间。
朱元璋刚刚斩杀胡惟庸,整个朝堂一片肃杀之气。
他登基建立大明之后,便在心中思考。
如何能够不重蹈历朝历代的覆辙,让大明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
为此,他分封自己儿子为藩王,让朱姓子弟带兵戌边,就算拥兵自重也是朱家子孙佣兵,总比外人好得多。
不仅如此,朱元璋亲手炮制了蓝玉案、胡惟庸案,一句斩杀几万人,为大明继位之君扫平了障碍。
他还用雷霆之势扫灭贪官,震慑外戚,还天下百姓一个晴朗的世界。
为此,朱元璋事必躬亲,事事亲自过问,唯恐皇权落入旁人之手。
“标儿,你是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咱给你个忠告,万事要握在自己手中。等你将来选太子之时,切记以勤政为第一要务!”
朱标躬身说道:“儿臣明白,定不辜负父皇期望。”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朕做了这么多,不想重蹈汉唐之覆辙,打压贵族,提拔寒士,平衡朝堂,这才是为君之道。”
“儿臣受教了!”
朱标明面一副受教的样子,但心里颇有些不以为意。
父皇掀翻元朝统治,建立不朽基业,属实令人钦佩。
但他认为,治天下与打天下大不相同,不可用雷霆万钧的招数,须恩威并施,怎能一味打压。
现在可好,杀掉胡惟庸后,父皇一直没有表态新任丞相人选,反而以万乘之尊干起了丞相的活。
朱标话锋一转,躬身说道:“父皇,近七日,内外诸司奏札过千,奏事三千余事。长此以往,儿臣担心父皇操劳过度,龙体难以为继。”
“朕也知此事不可长此以往,近日琢磨出一策,设置辅官,佐朕处理朝政。”
“请父皇明示,辅官为几品?”朱标开口问道,辅官辅佐皇帝处理朝政,这不就是改了名字的丞相吗?
朱元璋哈哈大笑,捻须说道:“辅官可设多人,从三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