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严呐,你也长大了,大道理我就不和你讲了,但你要知道,同学朋友之间的情谊是用一次就少一分,靠人不如靠己。”
这个道理,李严当然知道,但从父亲嘴里听到,意义又变得不一样了。
按理说,他重活一次,这几万块钱的起始资金难不倒他,但父亲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父亲这是在替自己铺后路。
尽管李严的心理年龄早已几十岁,但也切实感受到了这沉重的父爱。
“我知道了,爸。”
李严选择接受父亲的建议,他不想让父亲再为自己担心。
而且在系统的加持下,让家里人过上优渥的生活,应该不是难事。
李父起身穿外套,再戴上那顶标志性的鸭舌帽,李严感慨,老爸还是一如既往的潮啊。
“既然已经决定做了,就回村看看。”
说完,李父就上班去了,望着父亲离开的背影,李严心里五味杂陈。
……
丁家村离杨木镇不远,4、5里地的样子,靠走的也就半个小时。
这年头,国家还没实行统一修路,连接村镇的道路还是泥土路,一到阴天下雨,满地泥泞,别提有多难走了,好在最近天气还不错。
夹道的两排树是榆树,只不过长得歪歪扭扭,颜色也有些漆黑,小时后他一直以为是因为此地盛产石油的原因。当然,直到现在他也不知为什么。
走着走着,身后赶来一辆驴车,赶车的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
“小严呐,这是回村啊?上我车,我拉你回去。”
“大哥,这么早就出来拉脚了?”李严寒暄一声,就上了车。
赶车之人本名叫什么,李严也不知道,村里人都叫他李宝子,是自己远房宗堂哥。
因为老一辈家里孩子都比较多,导致很多同辈年纪相差比较大。
“小严呐,毕业了没?啥时候参加工作呀?”李宝子为人热情,虽然两人年纪差距较大,但每次回来两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接触。
“刚毕业,还没工作呢,这不回来看看嘛。”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了一会儿,丁家村也到了。
看着破败的小村子,李严心中感慨万千,此时村里大多数都是土房,只有极个别富庶人家盖了瓦房。
有了系统的帮助,李严在心中下定决心,必须要带着村里人发家致富。
村东头有个低矮的泥土房,这就是李严的老家,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就留给了父亲。但由于父亲在镇里上班,来回跑不方便,就在镇上租了房,这间小屋也慢慢荒废了。
自己还有两个姑姑在村子里,但总不能总是麻烦别人,李严决定将屋子收拾收拾,最近就在这里住下了。
没想到刚收拾完屋子,家里就来了人,正是自己五姑。
“我还以为遭了贼呢,原来是小严回来了。”
李严小时后没少受五姑照顾,因此关系极好,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亲戚多了难免有些弯弯绕,但他也不是很在意。
“五姑,这不刚回来,寻思收拾收拾在这住一段时间。”
“哎呀,去我家住得了,中午去家里吃饭…”
和五姑寒暄了一番,定好了中午过去吃饭。
李严也没有拒绝,一是因为眼下老家确实没什么食材,二是亲戚好久没见了,走动走动也好,毕竟以后在村里办厂子免不了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