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二月前,县城城门口墙壁上就早早发了告示,告知考生们今年县试的报名时间。
随着靖安三十二年的到来,李宁安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场科举考试。
想要成为童生,需要通过县试和府试,若是府试未过,即使通过了县试那一切也白搭,只得从头再来。
朝廷对于参加县试的考生,有严格的报名程序。
首先需到县城礼房,报名填写相关内容不仅仅只有姓名,籍贯,年龄,还有祖上三代的身份信息。
更严格的是要具体描写身体特征,但凡参与考试的考生与所填内容有一丝不符,就不单单是参加不了考试的问题,可能还要进去蹲几天。
朝廷对替考行为查处甚是严格,考生要保证不冒籍贯,不违逆丧,不寻替身,不用假名。
再者还要与同考五人形成互保,不仅要进行互结还要寻找廪生作保。
李宁安本以为李明礼会带他去找自己十叔李明智作保,可是并没有反而是在县城里寻了个秀才。
最后询问才知,原来十叔虽然中了秀才但却并不是廪生没有作保资格。
正月十七,天色才微微亮,李明礼就过来拉起李宁安去县城开始报名。
听到这一消息,李宁安还有些懵。
坐在二爷爷家的马车上,边啃窝头边冲着五叔问道:“五叔,县试报名不得等到二十号吗?怎么今天就去县城。”
正在赶车的李明礼转头低声嘱咐道:“你现下的文章虽说已做的不错,但到底只是我认为,这次去也是为你寻个先生给你把把关。”
还有的话李明礼没有放开的说,他想着提前几日在县城住下,到时也省的往那赶而且还能适应一下。
掀开马车帘子往外伸头看了看,县城与李宁安所想略有不同。
城里地面上铺着石板,石板是灰青色的,大小并不一致但却十分自然的拼放在了一起。
街道两边确实比镇上繁荣,茶楼酒馆当铺作坊都十分的紧凑。
虽说李宁安他们出来的比较早,可是县城距离他们村毕竟有近三个时辰的距离,即使赶着马车也走了近两个时辰。
两旁的空地上已经陆陆续续的有县城附近居住的商贩和农户支起了小摊。
街上行人不断,有挑着扁担赶路的,还有赶着牛车送货的,人倒是不少。
到了地方,李宁安观察了一番发现是一处二进的小院,这不禁让他有些好奇。
被门房迎进了院,院内声音老远就传到他的耳中。
“是遇生来了吗?”
“哈哈,贺义兄好久不见。”李明礼大笑一声,迎了上去。
“你可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就是每年只有这个时候才能遇见你。”
说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过来,看着年纪并不苍老,面容有些慈祥蓄着短须。
“遇生”是李明礼的字,男子一般在20岁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在15岁行笄礼时取字。
不过这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
李明礼好歹是个读书人自然有字,像李明溪的话就没有,而且他们的字都是由尊辈取得。
“嘿嘿,你这让我如何开口?”李明礼有些不好意思。
见了礼过后,李宁安才搞明白这位儒雅的中年人是谁。
原来他就是五叔所找的为他作保的廪生,这次寻来是想让这位林秀才点评下他的文章。
两人乃是同窗而且十分相熟,李明礼寻过来也就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