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巡军必胜!”
牟指挥使激动到难以自抑,吼声道。
军方这个大腿,锦衣卫,抱定了!
兴奋之下。
是无尽的感动。
一百万两黄金。
连怎么花费都没问一句。
这对锦衣卫是何等的信任。
沉甸甸的。
细作、离间这些事,王守仁不太懂,也不想去多说、多问什么,只是觉得,能用黄金、白银解决的事,是战场上最为简单和赚的事。
隐蔽战线安排完毕,王守仁饮尽碗中酒,便准备起身离去,没想到,却被牟指挥使叫住了。
“大元帅,且慢走。”
“嗯?”
王守仁站住脚,既疑惑又好奇看着牟指挥使,难道,锦衣卫在鞑靼中,还有别的动作?
“与鞑靼无关,是国朝内的事,准确说,是军方内的事。”
牟指挥使摇摇头,再次从胸口位置拿出一物。
是一道黄绢,看那织锦工艺,显然,不是普通人的东西。
是皇家之物。
在黄绢展开后,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人名,密密麻麻的,怕是有上百个。
王守仁瞳孔微缩,在诸多人名之后,是皇帝玉玺加盖的玺印。
“这是陛下的密旨,大元帅请看!”
牟指挥使传达圣旨,介绍道:“这道密旨是陛下早就拟好的,未经过内阁,是道中旨。
陛下圣喻,在天巡军北上前夕,将之秘密转达给您,现在,想来是时候了。”
天巡军的粮草、军械等后勤辎重之物,皆已准备就绪,马上,就要向陛下递交北征奏疏。
王守仁点点头,接过密旨,看着旨上的名字,没什么规律,却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靖远伯王宪!”
“参将张鈥!”
“千总石琅!”
“千总徐无忌!”
“百总曹万方!”
“百总杨康!”
“……”
靖远伯爵。
是国朝以战功封爵的文臣王骥的爵位。
国朝至今,仅有两个以战功封爵的文臣。
一,是靖远伯王骥,二,是威宁伯王越。
时人称之为“二王伯爵”。
正统七年,英宗封王骥为靖远伯,予世券。
自此。
靖远伯子代承袭。
及至今日,王宪已是第四代靖远伯,在成化十九年袭的爵。
在天巡军中,任一营参将。
参将。
是国朝军队的高级将领,在天巡军中,直接掌握着一个大营,三千人的兵力。
王守仁博闻强记,对天巡军参将们的名字,是非常清楚的。
这王宪,是弘治三年的进士,历任阜平、滑县知县,后召拜监察御史,巡按苏州、松江。
却不知怎的,在陛下欲起兵北征后,王宪请求离开了都察院,离开了朝廷,来到了天巡军中。
或许是其祖的遗泽,其军事能力着实不凡,被仇钺大将军任命为参将。
领了一营骑兵。
而张鈥。
王守仁更加熟悉一些。
此人乃是国朝勋戚,与英国公有旧。
在前些日子,王守仁曾见过英国公与张鈥交谈,但他不是好奇心很重的人,自然不会去过问。
听说。
是英国公府张家的旁系。
但具体是张家哪支的就不太清楚了。
能力不错。
同样在仇大将军麾下一个骑兵大营为将。
而诸如千总、百总的这些人,王守仁有印象,但不多。
至于过往,完全不了解。
“南宫复辟!”
牟指挥使提醒道。
南宫复辟。
又称夺门之变。
景泰皇帝时期,武将石亨,文臣徐有贞、杨善、王骥,太监曹吉祥,勋戚张軏等人,拥戴南宫太上皇朱祁镇复位的政变。
英宗皇帝,就成了一部二十一史,唯一一个,当了太上皇又自降为皇帝的存在。
此时被提起。
显然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密旨上的名字,王宪,张鈥等人,正是夺门之变功臣王骥、张軏等人的后代。
但是。
夺门之变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
该对夺门之变功臣赏的,英宗皇帝早就赏过了,陛下作为英宗皇帝曾孙,再行赏赐,略微无礼。
要是惩罚这些夺门之变功臣的后代,又没什么道理,有几分莫须有的意味。
毕竟,景泰皇帝无子嗣,成化皇帝作为侄儿,还为皇叔平了反,虽说依然没让景泰皇帝入太庙吧,但该做的,基本也都做了。
“陛下不会莫须有诛杀臣民。”
牟指挥使神色肃穆,又取出一册账本,冷声道:“这是这些人所干的好事!”
账本翻看。
名在首位的,就是靖远伯王宪。
在阜平、滑县为知县时,与地方大族勾结,强抢民女,欺压良民,为虎作伥。
在拜都察院监察御史,巡按苏州、松江时,大肆收受两地官吏贿赂,在考核吏治时,为地方官吏弄虚作假,审理大案时,无关证据,以大案双方,谁奉上的银子多,就以谁对。
苏州曾有一大案,由王宪审理,苦主家贫,未能奉上银子。
王宪不仅判了那个奸而后杀的大族子无罪,还以诬陷之罪,将苦主送入大牢,那家大族略使手段,就让苦主冤死在大牢中。
诸如此类,罄竹难书。
而那参将张鈥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张玉之子,定兴王张辅之弟张軏,因夺门之变被封太平侯。
然太平侯仅袭了一代,张軏之子张瑾在成化皇帝时,就以骄淫不道被革爵。
张鈥,作为张瑾之孙,虽然没了爵位继承,但也是国朝勋戚之一。
论起辈分,是英国公张懋的侄孙,与英国公府的关系,仍算亲近。
靠着能力和英国公府,张鈥在国朝诸军中如鱼得水,贪墨军饷、吃空饷无数。
石琅、徐无忌、曹万方等人,也是罪名累累,罪无可恕。
直到不久前,被锦衣卫查了出来,呈报于陛下。
事实证明。
为害国朝的那些人没变,只是变老了,或者延及子孙罢了。
陛下欲杀之,但北征在即,恐于军心不利。
“大元帅,陛下圣喻,请让这些国之蠱虫,在大战之中自然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