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韩王,我先成为权臣吧!”
确定好了下一次的路线,刘贤再次开启了新的游戏。
【兴势十六年,你没有参与诸王党争,还是选择在家认真苦读。】
【兴势十六年秋,你考中进士,为甲等第三十六名,而魏王和蜀王的门客各占大半。】
【殿试,呼声最高的是甲等前三名,他们分别是魏王、蜀王的门客。你在其中,毫不起眼。】
【皇帝以“国以何传万世”,为题。】
刘贤虽然明白中央集权的政权,因为太过于依赖明君,所以很难千秋万世。
毕竟,一旦出一个昏庸的皇帝,直接就万劫不复了,就算勉强可以苟活,也是元气大伤。
这些情况,都是历史上曾经证明过的。
或许,帝王制只有君主立宪。
皇帝成为吉祥物一样的所谓精神领袖,才可能真正的一直传承下去。
但是这些话,可不能说,那是大逆不道的!
一旦写出来之后,说不定直接就被推出午门斩首了。
老皇帝对什么感兴趣?
生儿子!
想生儿子,就得广纳妃嫔。
想要广纳妃嫔,就得兴建各种宫宇楼台。
这就需要钱!
老皇帝还对什么有兴趣?
享受生活。
这又需要钱!
老皇帝前两年兴建的仁寿宫,就是这么一处所在。
于是,刘贤便从经济着手。
【兴势元年,国有人口三千万户,岁入白银五千万两。兴势六年,国有人口五千万户,岁入白银三千万两,何以人口增加,岁入却减少邪?】
这种统计,对于皇帝来说,根本不新鲜。
自然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不用交税,而那一些贫苦百姓被他们兼并土地,又或者是投献到有功名在身的人家,这样的话,自然而然的,朝廷就收不上税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士族阶层不交税的问题。
偏偏,谁都解决不了!
士族就是统治阶层,皇帝还得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了,你想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就要动你了。
所以,刘贤根本不对农业动手,而是从商贸着手,简单扼要的讲述怎样和周边的国家进行通商,利用经济手段,掠夺别国的财富,并且让他们被卖了,还要替大赵数钱。
这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在后世来看,只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常识,但是在现在还是非常的新鲜的。
【帝阅之,大悦,遂点你为状元。】
有了钱之后,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这种能帮国家,能帮皇帝创造财富的人,怎么能不受到皇帝的青睐?
最关键的是,刘贤还是无党派人士。
这一点,就更加的符合老皇帝的心意了。
而另一些人,虽然文章写的花团锦簇,词藻非常的华丽,但无一例外,全部都是一些陈腔滥调。
毕竟,这些中了进士的人,都忙着应付科举考试,平时根本就没有经过实务的操作。
他们哪懂那些……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们都是蜀王和魏王的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