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帐外守着的人都是淮南军,算是亲信。
他们见诸葛启出来,本想劝诸葛启回去休息,但听到诸葛启已经发问了,便回答道:“回禀府君,还未有斥候回来汇报,不知战况如何。”
诸葛启‘嗯’一声后就不再言语了,在营帐前来回踱步,睡他肯定是睡不着的。
侍卫也是紧紧的跟着,在前方督战攻城的是李远。
李远在回来后,就和文鸯、王基分开回来向诸葛启汇报情况了。
很快,回来人了,告知诸葛启前方战况。
还是攻不上去,洛阳城墙不似别的城,哪怕是有过先登战绩的李远也不好使了。
闻言,诸葛启急忙下令:“先撤,派人去西、北、东告知他们新命令。”
“喏。”
得到命令后,那个回来传信的人就调转方向,回去报信去了。
随着消息送达,李远率先带军撤退,接着是东面的王基、文鸯。
其次是西面,最后是北。
在西督战的是王徽、王度和郭虎,北是全端。
停战后,唐风带着他的三千人回来见诸葛启。
诸葛启询问后得知,是王基让他回来的,王基说他那边人足够,让唐风去支援其他方向。
诸葛启想了想,就让唐风去支援最薄弱的全端了。
全端那边诸葛启还是很担心的,主要是全端诸葛启不太放心。
倒不是担心全端会投降,纯粹是诸葛启信不过全端的能力。
别攻城攻着把自己打崩了。
其实诸葛启多虑了,全端虽然能力不咋地,但全端也有他的办法,不强攻,就摆出要打的姿态,牵制敌军就行,一旦城墙上守军要去其他地方支援,那他就进攻。
这几天的攻城全端都是这么干的,第一次还真差点就成了,也就是那个守将反应速度快,这才把全端逼退。
经此一战,城北守军是再也不敢撤了。
死死牵制住了这里的人。
唐风一赶到,他们人手就充足了。
与此同时,城墙正在巡视的守军发觉敌军来援军了,也是立即去报告给了守将。
守将是王虔,没错,还是东海王氏人。
王元姬的另一个弟弟。
王虔急忙派人去告诉司马昭,要司马昭派兵支援,王虔把情况说的严重,说敌军支援来了好多人。
王虔是怕他守不住,想多问司马昭要点人。
王虔想的挺好,但他不考虑情况啊,司马昭这会儿也没多余的人手啊。
司马昭一听敌人去了很多,当时就懵了。
他想不通诸葛启从哪儿调来的兵力,司马昭越想越觉得是附近郡、县望风而降了,不然短时间内诸葛启弄不来这么多人。
司马昭不敢怠慢,急忙去抽调皇宫为数不多的禁军,这一调走,皇宫里的禁军可就没有了。
司马昭现在也顾不上看着皇帝和郭太后,还是先对敌重要。
当天夜里,司马昭连夜把人给王虔调了过去。
这可如了王虔的愿,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守住。
但却愁死了司马昭,一夜未眠,第二天头就不舒服了。
天一亮,诸葛启就又开始攻城了。
诸葛启就是趁着敌军精神不振时开攻。
昨天虽然诸葛启撤退不打了,但守军却是没有丝毫松懈,一夜都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
天亮了,势必会放松紧绷的弦,诸葛启等的这时候。
这样打,就算不能攻克,守军也会被耗的很难受,时间一久,自己就受不了了。
诸葛启也知道强攻破城不现实,从一开始频频攻城就算打算疲敌。
在经过司马昭昏倒、司马炎引火烧身的操作后,又重重替诸葛启打击了他们的士气,也让诸葛启疲敌之策的效果越来越显著了。
这不,这次来攻城,李远就差点先登,奈何还是没登成功,李远还差点死了,好在麾下将士舍身扛刀,李远方才侥幸撤了回来。
这次不等诸葛启下令,李远就下令撤了。
等到四方皆撤退时,已经临近午时了。
之后一下午的时间,诸葛启军都可以休息,但城中守军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