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唐王朝这位曾经璀璨夺目名将的哥舒翰,老张头是同情的。
老张头更愿意相信,哥舒翰是因为一时糊涂,这才葬送了一世英名,落得晚节不保。
更何况河西之地此刻已经陷落于吐蕃人之手,老张头更是怀念哥舒翰打得吐蕃人不敢东进的那段安乐时光。
“乱世思能臣,国难思良将。”
“你记住了,吐蕃人是我大唐一生之敌!”
老张头已经很老了。
老到提不起长枪,也跨不上白马。
老张头还知道,河西和张氏的未来,都只能靠自己的孙子,也就是陪坐一旁的张议潮。
“反正我不喜欢哥舒翰,我还是喜欢封常清。”
“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
“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
“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
“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
张议潮更是背诵出封常清名传千古的《封常清谢死表闻》。
“如此忠贞之士,没能死于敌将之手,反而丧命于自己刀下,可悲可悯!”
张议潮说罢,对着西方一拜。
西方,正是长安,正是封常清身死的潼关。
“渭城很美,将来有一天你一定能够看到。”
“阳关西去也有故人,因为安西四镇的将士还在坚守。”
老张头站了起来,不舍的又一次远眺长安和潼关方向。
老张头曾经跟随过封常清,对于封常清,老张头都是尊称“封帅”。
或许正是老张头经常提起封常清,他的孙儿张议潮才会对封常清推崇备至,才会把封常清当做自己的偶像。
“孙儿知道了!”
张议潮重重的点头。
在张议潮出生的时候,河西和沙洲的统治者,已经从大唐变成了吐蕃。
对于故国大唐,张议潮并不熟悉。
只是从年长之辈嘴里,张议潮才听说过大唐令四方来贺的辉煌。
对于吐蕃,张议潮却是恨之入骨。
吐蕃人残暴,动不动断人四肢,挖人眼珠。
掠夺人口,侮辱妇人,屠杀幼童。
吐蕃可谓是坏事做尽。
身为沙洲豪强,张议潮家族也被吐蕃人重用。
张议潮的父亲,被吐蕃人授予敦煌都督一职,为当地汉人所能做到的最高官职。
张氏为沙州大族中的翘楚,拥有良田万亩,杏桑万株,同时还拥有四座庄园和无数的牲畜。
虽然张议潮家境不错,日常境况也比寻常百姓好上许多,然而张议潮却是心中愤恨。
只因为在家族繁盛的背后,汉奸骂名却是时时刻刻压在张氏头上,如同驱不散的乌云,压得人无法喘息。
而且被张议潮视做偶像的封常清,于临刑前写下奏章,对于皇帝的责难毫无抱怨,就算化作亡魂依然要指引大唐王师。
试问大唐对封常清有过何种恩德,才会让他死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