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分封藩王制度,朱元璋还给朱家子孙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福利。
这些朱家子孙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够世袭罔替,而且还能够每年领取大量的俸禄。
这些俸禄统统由大明朝廷来支付。
当年朱元璋从一介布衣,成长为大明的皇帝,他不愿意自己的儿孙们再受跟他一样的苦。
对于这位洪武大帝而言,他已经苦过了,知道那种每天食不果腹的日子到底有多难熬,有多想死。
所以他才不愿意看到朱家子孙将会还会温饱担忧。
在对待亲人这一块,朱元璋可以说做的无可挑剔。
最为了解朱元璋心意的李善长,看着洪武帝久久不愿意说话,也是已经察觉到这位上位者现在的担忧到底是什么。
这位韩国公李善长赶紧站出来说道:
“上位,安心!”
“虽然说按照小许掌柜的国运之论,结合现在诚意伯查询的地理志和史料,大明很有可能受到气候的影响,发生动乱!”
“但是现如今的大明远不是那两晋连续数代的昏君可比拟的!”
“不管是太子朱标,还是晋王朱棡,亦或者燕王朱棣,皇子们各个都是人中龙凤,绝对不会让大明陷入困境!”
“纵然天气真的逐渐转冷,但是那估计也是百年之后的事情了。”
“换句话说,我们大明至少还有百年的补救时间,只要通过这百年数代人的努力,相信大明就不会重蹈覆辙!”
不得不死,李善长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官之首,真不是单纯的靠着拍马屁就可以的。
这位韩国公的才学见识,并不比刘伯温差。
只不过诚意伯一心追求的是名留青史,所以不太愿意研究官场和人情世故。
进而这种高风亮节的气质,倒是吸引了很多读书人的崇拜。
很多翰林院修史的翰林学子,对于这位诚意伯也是非常敬佩,在传播的时候,也是自然而言的就有点神话了这位诚意伯。
相较于诚意伯刘伯温的高风亮节,寒国公李善长却是那种非常实在的人。
李善长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当初不管是跟随朱元璋一起造反,还是定国之后,成为大明的宰相。
这些都是他李善长很明确的准求。
在这位韩国公的认知里面,只要他能够成为大明的宰相,那后世的史料里面就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当然如果他能够辅佐朱元璋,治理好大明朝的话,那么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会比魏征等人差。
正是因为这份理念在,所以韩国公非常熟悉官场的门门道道,而且人情世故也做得非常好。
整个大明朝堂,文武百官,提起李善长就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
除了刘伯温的一些极端门生,非常讨厌李善长这种喜欢钻营的官员之外,李善长可以说就是没有任何的敌手。
就算是太子朱标和众多皇子,对于这位韩国公也是相当的尊敬。
当然最最重要的就是当今的圣上,洪武帝朱元璋,一直对于李善长的所作所为,包括为人也非常满意。
反倒是朱元璋对于不近人情的刘伯温有点不太感冒。
如果不是刘伯温才高八斗的话,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是真的不稀罕跟刘伯温每天混在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