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穿着奇装异服,跳着广场舞的年轻人,被称为——竹之子族。
在现代,这个‘族群’几乎被人遗忘。
在日语中,‘竹之子’是竹笋的意思,但‘竹之子族’和竹笋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一独特名称,起源于一家名为‘ブティック·竹の子’的服装店。
因为近年来,涩谷出现越来越多的服装店、百货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飞速城市化的涩谷街,让五光十色的原宿也逐渐成为东京青少年的乐土。
尤其是毗邻JR原宿站的神宫前广场,每逢周末,都会有大量年轻人在此聚集。
去年(1978年),‘ブティック·竹の子’在原宿竹下通开设新店,除了妇女服装,还经营极具特色的‘哈林服’。
这种服装采用红、粉、紫等色彩鲜艳的原色化纤材料,参考和服、唐装的设计理念,同时又坚固了暴走族的特攻服风格,上身肥大,下身宽松,但在裤腿处收窄或绑腿。
色彩艳丽,造型夸张的哈林服,撞上思潮开放的年轻人,瞬间擦出绚丽的花火。
这些‘新时代弄潮儿’穿着哈林服,携带卡带式录音机,一般在周日来到原宿天国步行街附近聚集。
眼下准一遇上的‘竹之子族’尚在发展当中,最鼎盛时,大约有50个团体,人数甚至达到2000人,属于竹之子族的集会,可是热闹非凡的。
就在刚才,准一忽然意识到,竹之子族的性质类似于现代的cosplay+广场大妈。
他们的集会就像大妈跳广场舞,属于自发组织。
而哈林服就像cos服、loli裙,都是要掏钱买的。
到了1980年,哈林服销量达10万套之多。
可见这些家伙为了足够惹人注目,他们就必须不断购买崭新的,足够夸张夺目的哈林服。
然后用录音机播着嗨翻天的音乐,跳起动感十足的舞蹈,纵情狂舞,让自己成为一众竹之子中最耀眼的崽。
而这一切,都只有支出,没有收益。
也就是说——
这些年轻人,需要钱。
可他们又那么年轻,准一猜测他们大多还没有稳定收入。
反观准一,手里攥着可以产生收益的渠道,却缺乏有闲时的,廉价的劳动力。
所以,眼前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不就是最好的人力资源吗!
他们要钱,准一要人。
这供需关系瞬间便搭建起来了。
假设,能够发动竹之子族,让他们主动为准一寻找废弃家电,然后准一再以适当的折旧价,从对方手里将废弃家电买过来。
那么准一和政平便可以从寻找家电这个环节抽离出来。
竹之子族人多势众,无需准一劳心,源源不断的废弃家电便会主动送上门。
而准一只需要和政平联手解决技术问题即可。
这样既拓宽了捡家电的财路,竹之子族又能赚到买衣服的钱。
双方达到互赢互利的效果。
奸计……不,妙计已经在脑袋里逐步形成,但准一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