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攀爬难度的问题。虽然这样的飞梯制作很是简便,但说白了,就是一个带有倒钩的梯子而已。
而作为梯子,它实际的挂墙角度是要比有着庞大基座的云梯陡得多的,同时,也因为没有基座的关系,飞梯不可能制作得很宽。
如意一来,一个又陡又窄的梯子,其对战士攀爬能力的要求显然更高。往往在战斗中,需要进攻的将士们手脚并用,才能完成快速的攀爬。
这显然是对进攻方战力的一种极大削弱。
其次,便是飞梯本身的牢固性问题了。这不仅仅表现在自身的脆弱性上,也表现在其承载能力上。
以竹木支撑的长梯,简便的同时,也可以称之为简陋。实际上在进攻时,这样的飞梯是极容易被敌军摧毁,更要命的是,因为简陋,所以承重能力也极其有限,换言之同时登上飞梯的人不能太多,这无疑会令本该延绵不绝的进攻存在空隙,大大地降低了进攻的强度。
当然了,虽然飞梯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军令在后,魏军的将士们根本别无选择。
别说是手中还有飞梯,就算是只能搭人梯而上,将令一下,魏军的将士们也得毫不犹豫地冲锋!
因为蜀军的弓弩兵都被骑兵牢牢地吸引住了的关系,这伙扛着飞梯的步卒,倒是无惊无险的抵达了街亭城下。
冲在最前头的魏军伍长当即看准了头顶的城垛,并在地面上选好了架设飞梯的位置,随即指挥着自己的士卒,飞快地在地面上刨出两个不算太大的坑洞。
紧接着,后续的魏军抵达,很快将那长长的飞梯树立起来,一头深深地插入刚刚挖好的坑中。另一头,则是向着城墙的方向倾倒过去。
只听得“砰”的一声,飞梯前端狠狠砸在了城墙之上,巨大的震动甚至让前端的倒钩都在不断的颤抖。
没有丝毫的停顿,魏军的将士们,随即将飞梯陷在坑中的末端往后一扯,又是“啪”的一声,飞梯整体向下的同时,其前端的挂钩便牢牢地卡在了城墙之上。
最后的最后,魏军的将士们再以土石将挖开的坑洞封死,至此,飞梯的挂载,便算是彻底地结束了。
此时再要将飞梯推倒,那就很困难了!
很简单,根据飞梯所挂载的角度,所有的力量都可以分解成向外推的力和向下的力量,城墙上蜀军用再大的气力去推开飞梯,实际上给飞梯施加的一个垂直向下的力也就越大。
除非这个向下的力量能够直接将飞梯压断或者将其前端的挂钩连接损坏,否则,这个气力越大,无疑会让飞梯挂载得更加牢固。
当然了,没有哪个傻子会去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
蜀军也根本不会等魏军将飞梯架好之后才予以反击,早在在飞梯搭在城墙的一瞬间,便已经有蜀军的将士们拿着矛形的工具前去推开飞梯。
近乎三分之一的飞梯就在这个期间被推倒在地。
好在,即便被推倒了,竹子的韧性却是让他们有着极好的防撞效应,重新检查一遍,紧了紧前端的挂钩,不会儿的功夫,飞梯便又重新被挂载了起来。
随即,一队队魏军沿着并不算平稳的飞梯就开始了登城作战。
而于此同时,魏军骑兵第一轮的垒土也终于告一段落,在丢下了数百具尸体后,骑兵很快开始回转。
“弓兵继续射杀魏军骑兵,弩兵立即对魏军步卒进行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