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瑞在齐张氏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出了家门。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他笑。齐瑞背着个小书匣,要去上学校。
他略带忐忑地走进了国子监的大门,门内是一个个身着青色澜衫头戴方巾的监生。齐瑞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校园,前世28岁的他无数次憧憬过再来一次校园生活。
因为校园里的那些年不用操心柴米油盐,老师再凶也比不得日后催着你出活的老板。还有那一张张稚气未脱天真的脸。
不曾想他的憧憬竟然活生生地浮现在眼前。
正在这时,他眼前走过一名监生,穿着打扮和众人无异,但面相长得实在太过捉急,看着像30多岁的人了。
难道是未老先衰?可随即又有一名差不多年纪的监生走过,齐瑞这才想起来。古代的国子监可与现代社会的大学不同。因为古代参加科举并未限制年龄,因而同一场考试会同时出现,有的人才刚换牙,而有的人却已经掉了半口牙。
这种情况影响到国子监,那就是齐瑞将面临和自己父亲辈的人一同上学。
齐瑞原本贪恋的校园小清新风顿时幻灭。眼前的国子监顿时从林黛玉变成了刘姥姥,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
罢了,反正他来这是为了接受大明朝最高等级的应试教育,以便在后年的乡试中考上举人,混一个能外放做官远离这是非之地的功名。
齐瑞收起心绪。他非常清楚眼前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现代社会虽然也不限制高考年龄,可是和儿孙辈一块读书是能被报道上新闻的。但眼下的大明却是稀松平常,原因无外乎是上升阶梯狭窄。
古代封建社会生产力不发达,整个社会的财富非常有限。留给世人的上升通道就是考科举,无数人皓首穷经一辈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为了能吃上皇粮成为统治阶级的爪牙。
在大明朝已经过去的250多年岁月中一直也是这个样子的。可天下马上就要多出一条路了--杀人放火金腰带。
“这位先生好,我是来入学的新晋监生。”
齐瑞从怀中掏出一张拜帖递给国子监门房。门房接过来一看后当即打量起齐瑞,显然是对他很惊讶。因为历来到国子监报道的监生,大多是凭加盖各地府学印鉴的入学文书。一些世家子弟会顺带递上一张长辈的拜帖,以表明自己家世出身。
“公子可有文书,或是其他拜帖。”门房恭恭敬敬问道。
“是我这张拜帖有问题吗。”齐瑞疑惑道。
“不不不,”门房连连摆手,“公子的拜帖岂会有问题,我只是随口一问,没有便罢了,公子且随我来。”
齐瑞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何看门房的样子欲言又止,可又没有多问就带着自己进去了。
其实,是因为齐瑞那张拜帖根本不能叫拜帖。拜帖之所以叫拜帖是用来拜会他人时表明自己身份的,可齐瑞那张拜帖是别人的拜帖根本不是他自己的。那张拜帖是他老师杨涟给他的,可上头的印鉴却也不是杨涟的,而是国子监祭酒的。
祭酒是官职,类似于现代社会的校长。大明国子监祭酒,从四品,乃是国子监的校长。也就是说眼前的国子监归他管。
因而门房看到有人拿着祭酒大人的拜帖来国子监入学才会满头雾水。门房刚刚试着多问了一句,在齐瑞表示疑问之后,门房当即就不再多言,因为他料想眼前之人非富即贵,不该多问的还是别问。
齐瑞被门房领着径直去了祭酒的衙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