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到赵全,杨良感觉他头上的生命力越发旺盛。
也不知道李阿莲的所作所为,是她本性使然,还是夫妻二人商量好的。
杨良表情多多少少有些尴尬。
赵全却是目光坦然,杨良从他身上,还隐隐看出一身正气来。
“全叔,老爷套车要往哪里去?”杨良问道。
“据说今日老爷有个雅集,要和朋友聚会,老爷的朋友可都是读书人。”赵全挺直胸脯:“别问那么多,先把车套好。”
杨良把小毛驴牵了出来,套上一辆乌衣小车,手中晃着鞭子,慢悠悠来到正门。
过了一会儿,牛得望才晃着肩膀从里面走出来。
他就是牛家村最大的地主,今年五十岁左右,身材不高,头圆脖子短,生了一张鸭蛋脸,上窄下宽,脸色青里透白。
“老爷,车已经准备好了。”
赵全忙过去,搀扶住牛得望,指了指杨良道:“他就是阿良,是侍弄骡马的好手。”
牛得望抬起头,上下打量杨良一眼,点着头赞许道:“好好好,倒是个俊后生。”
他踩着板凳上了驴车,杨良挥了挥鞭子,只听得驾的一声,毛驴慢慢悠悠出发了。
牛得望这次的目的地是县城外的一处凉亭,参加一个以文会友的雅集。
杨良坐在车头赶着毛驴,心里正在暗暗寻思。
这一次送运送牛得望的任务,足足有10枚命运币的奖励。
自己耕三亩地的田,也才一枚命运币,敲十只小猪,才能赚到十枚命运币。
前两次去县城,也才一二枚命运币。
经过这些日子对系统的了解,付出越多,收获越多。
这次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是不是因为任务中藏着其他危险。
因为这个缘故,杨良心底加了小心,一边赶车,一边盯着四周的景色。
如今正是晚春时节,孟夏之初,天气是一日比一日炎热,大地之上残红消褪,绿意盎然,就像是赵全的脑袋。
约有二三十里路程,见前面有一弯绿水,水边有一座凉亭,旁边停着几辆马车。
牛得望一下从车里跳了出来,看神情竟有些跃跃欲试。
“牛兄,今日来得早啊。”一个穿着灰皮长衫的男子道,看他的模样,大概在四五十岁。
“在下偶得佳句,还要请诸位品鉴品鉴。”
对于自己的东家,杨良也有所了解。
据说他幼时读书,展现了非一般的才情,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为此颇下了一番苦功,结果考了许多年,连根鸡毛都没有捞到。
某次赶考的途中,亲眼见到匪兵杀人,因此受了惊吓,便有些一蹶不振。
现在他田也不耕,地也不种,整日关在书房里咬文嚼字,以读书人自居。
因此,在牛家真正当家作主的,反而是地主婆婆。
对于这种文人雅集,牛得望积极性很高。
过了一会儿,又来了几辆马车,有仆人跟在后面,手中拎着食盒、美酒、茶炉。
最后,又有一辆精致的马车缓缓而来,车上下来了两个靓丽的女子。
“十一娘与十三娘来了。”
亭中的男子纷纷起身,这两名女子脸上挂着熟练的微笑,身后还有丫鬟抱着瑶琴。
杨良和其他车夫,只能聚在柳树下,牵着毛驴饮水吃草。
他偶尔看向凉亭中,眼里满是羡慕,瞧瞧人家,那才是生活呀。
忽然,他心中一动,暗暗想到,这会不会是自己转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