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还是叫我阿信吧,叫别的可就生分了,哈”
“好好好,我已经去叫保中几个兄弟了。”王大奎就喜欢赵信这种谦逊的态度。
“叔父,现在铺子里的产量可还好?”赵信先要打探一下铁匠铺的经营状况。
“不瞒阿信,近年来各地匪患猖獗,不少大户人家都搞起了私人武装力量,对兵器的需求量大增,所以我这个铺子生意还行。所以都叫大中他们回来帮忙了,反正读书读不出,还不如搞这个铺子靠谱。”说起铁匠铺,王大奎还是有点小得意的。
“小侄有一事相求,不知方便不方便?”赵信一听铁匠铺生意这么好,也是心理打鼓,不知道这个生意还能不能谈妥了。
“你这就是跟我生分了,有啥就直说,叔父是个痛快人!”
“好,我希望能采购一批上好的兵器,最好还有铠甲和弓箭。”赵信把随身带来的单子递上。
“兵器好办,我让其他生意都缓缓,只是这个铠甲和弓箭,朝廷管控的十分严格,不太好办啊。”
赵信不由一阵感动,王大奎还是没有忘记当年他救命之恩啊,宁可让其他生意暂缓也要保证他的要求,“铠甲的样式,我做了初步的设计,图纸在这里,不要怕用料,一定要用好料,钱不是问题,当然了,铠甲和弓箭可以晚上做,慢点也没事,关键是安全。实不相瞒,咱们堡需要在近期出兵剿匪,但上面拨付的武器不堪用,所以只能找叔父帮忙了。”
“朝廷的武器确实不行,既然是剿匪,那绝对等不得,你给我一个月时间,到时候你来取吧!”
赵信还是很感激的,他要的数量不少,关键铠甲和弓箭的制作工艺都很复杂,王大奎能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做好,真的很不容易了。
回到堡内,赵信立刻着手准备招募护堡队队员,赵权和他商量了一番,决定招募200名脱产战兵,这已经是堡内能承受的极限了,古时候要养活一个脱产战兵成本不低,其实一个总兵手下也就是两三千家丁,实在是养不起。
大家伙合计一下后,暂定这些战兵每2个月1两银子,平时作战立功还有奖励,在东山堡是严禁克扣的,所以这个数额对比大明其他地方的军队,待遇上好的太多了。
待遇好,自然报名的人就特别踊跃,最终优中选优,从东山堡中选出了18至25岁的精壮220人,分成2哨,分别由牛力和高葛担任哨长兼小旗官,目前因为还没有兵器,所以先用木棒作刀、棍子当枪,分小队配合训练起来。
赵信深知,在大家刚开始的时候,纪律是无比重要的,所以他自己充作副把总,赵权为把总。
(明朝军队的编制很有章法,每5个官兵为一伍,设立一名伍长。每两个伍为一什(10名官兵),设立一名什长。每3个什为一队(30人),设立一名队长。每3个队为一哨(90人),设立一名哨长。每5个哨为一总,总计450人。每5个总为一个营,每个营2200多人。)
把读书时候的军训套路教给他们。刚开始大家极不适应,毕竟左右前后都分不清,赵信一遍遍交,一遍遍示范,最后把大部分教会了,实在教不会的,在赵老虎的棍棒教育下,也能似模似样,对于偷奸耍滑之人,赵信也绝不手软,直接开除出队,到海滩边晒盐去了。
软硬兼施之下,一支护堡队也算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