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即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商议。
瑞曰:“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郿坞请卓议事;
一面以天子密诏付吕布,使伏甲兵于朝门之内,引卓入诛之:此上策也。”
琬曰:“何人敢去?”瑞曰:“吕布同郡骑都尉李肃,以董卓不迁其官,甚是怀怨。
若令此人去,卓必不疑。”允曰:“善。”请吕布共议。
布曰:“昔日劝吾杀丁建阳,亦此人也。今若不去,吾先斩之。”使人密请肃至。
布曰:“昔日公说布使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
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公可传天子诏往郿坞,宣卓入朝,伏兵诛之,力扶汉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
肃曰:“我亦欲除此贼久矣,恨无同心者耳。今将军若此,是天赐也,肃岂敢有二心!”
遂折箭为誓。允曰:“公若能干此事,何患不得显官。”
次日,李肃引十数骑,前到郿坞。人报天子有诏,卓教唤入。
李肃入拜。卓曰:“天子有何诏?”
肃曰:“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
卓曰:“王允之意若何?”肃曰:“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卓大喜曰:“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
便命心腹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
顾谓李肃曰:“吾为帝,汝当为执金吾。”肃拜谢称臣。
卓入辞其母。母时年九十余矣,问曰:“吾儿何往?”
卓曰:“儿将往受汉禅,母亲早晚为太后也!”
母曰:“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卓曰:“将为国母,岂不预有惊报!”遂辞母而行。
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
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卓下车乘马。
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
卓问肃曰:“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
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卓喜而信其言。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
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
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
卓进至相府,吕布入贺。卓曰:“吾登九五,汝当总督天下兵马。”
布拜谢,就帐前歇宿。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
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声悲切。
卓问李肃曰:“童谣主何吉凶?”肃曰:“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清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
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
卓问肃曰:“此道人何意?”肃曰:“乃心恙之人也。”
呼将士驱去。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
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
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