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那么多优点,
未必说说缺点了,
81式班用机枪的枪管是不能快速更换的,
持续火力比较弱。
这是不同作战理念造成的结果。
电视机看到的机枪手,
都跟有无限子弹似的,
机枪一架,扳机一扣,突突没完。
但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真实的战场,重机枪是需要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的,
炸碉堡炸的大多就是重机枪工事,
这玩意是需要能抗住炮弹的。
而轻机枪可没这待遇,
就得打几枪就溜,
换了地方再打几枪。
试想一下,在一条战线中,
别人都是biu~,biu~的开枪,
就你突突突、突突突个没完,
你要是敌人你会咋办,
肯定榴弹炮、迫击炮的招呼啊,
还突突,半梭子子弹都打不完就被炸死了。
《团长》里的迷龙用机枪算是比较真实了,
打几个短点射或者长点射,
立马就转移阵地。
你火力越凶猛,敌人越会第一时间消灭你。
话题扯远了,
说回81式机枪的另一个缺点,
这个应该是子弹的锅,
初速低,动能小,
对轻装甲和碉堡杀伤力不足。
不过也没办法,
钢材质量不行,有个突突人的就不错了,
还想突突装甲车?太贪心了。
缺点是有的,但是依旧无法掩盖它的优势,
那就是重量轻,5.15kg的重量,战士完全可以跟随队伍同步运动,
一把机枪加四个弹鼓,总重量也就14kg左右,
三百发子弹,打一场小规模战斗绝对够用了,
这样都不用额外占用编制,
一名强壮的战士就能跟随部队同步行动。
早知道大名鼎鼎的捷克机枪光枪就重9.6kg,
歪把子机枪更是10kg开外了,而且还需要四个人伺候它。
这么一对比,是不是瞬间感觉八一式哪哪都香了。
枪是好枪,但是制造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就是他那毫米长的枪管,
挑最好的铁轨层钢,
烧到通红就开始反复锻打,
虽然不如合金钢,
但是肯定比步枪的枪管更耐用,
其他部件也得用铁轨的层钢,
连续射击对于各部件的冲击都很大,
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
尤其是枪机和机匣,
还不能做的太厚,
否则会增加枪身重量,
张远为了保险起见,
也用了锻打手艺。
这就导致生产一支轻机枪极其费时间,
大半个月的时间也只做出来三支样枪,
其中一支没有用锻打的枪机、机匣。
试验是相当费子弹的,
先从这把丐版的开始,
连续打了三百多发子弹,
枪管就很红了,
稍微休息了一会,
又继续开枪试验,
后世的机枪枪管至少都有15000千发的寿命,
连续开枪也能坚持大几百发。
张远不敢奢望,而且手头的子弹也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