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空旷的御书房,此刻人影绰绰,黑压压的一片。
徐辉祖、李景隆、常升、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等。
只要是正二品以的大员,几乎全都到齐了。
甚至连正三品的官员都来了好些个,黄子澄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在商讨救灾事宜之前,咱先下个罪己诏。”
轰~
朱元璋这话一出。
文武百官都愣在了原地。
陛下要下罪己诏,这是个什么情况。
水患是天灾,陛下完全没必要把罪责揽到自己身啊。
其他人不了解内情。
但常升、李景隆、徐辉祖等了解当天晚发生的事情的人,都明白为何。
“其实,在几天前的晚。”
“吴王曾和常升还有徐辉祖一起冒雨连夜进宫见咱。”
“提醒咱这雨下的不对劲。”
“让咱千万要小心预防水患的发生。”
“但当时咱觉着天方夜谭,并没怎么相信。”
“虽然后来为了以防万一,让锦衣卫去注意各地的降水情况,并提醒各府县要多注意预防水患的发生。”
“但事发仓促,且并未重视,凤阳等地遭受水患的情况依旧极其严重。”
“具体的受灾情况,锦衣卫还在加紧统计之中。”
“这次淮河流域发生水患,让数万乃至数十万百姓被困,是咱犯下的大错。”
“故此,咱今日要下这个罪己诏。”
朱元璋的这番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众人没想到,早在数日之前,吴王就已经提醒过陛下水患发生的可能性。
这位吴王殿下,他是神仙吗?
连水患的发生都能拿捏?
这一刻,文武百官对朱允熥的观感,完全不同了。
之前大朝会的时候,众人见他在朝堂百无聊赖,一言不发,觉得这党争就是个笑话。
谁投靠吴王,谁就是缺心眼儿。
当时不少人还私底下笑话徐辉祖、李景隆和常升这三人。
跟着吴王参与党争,就等着以后皇长孙登基后被清算吧。
常家、徐家和李家,注定要没落了。
可今日,他们才明白,人家徐辉祖、常升和李景隆才是真正的慧眼识人,自己才是那个傻蛋。
吴王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且这种能力,绝非常人能拥有。
你说朝堂政务不会,学呗。
皇长孙当年不也什么都不会,花了数年时间,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程度。
黄子澄、齐泰等朱允炆派系的官员。
当然听说过当晚发生的事情,得知后还笑话朱允熥好一阵呢。
可谁曾想,如此离谱的事情,竟然成真了。
“皇爷爷,孙儿才是犯错最严重的那一个!”
“那天晚,非但没有信任吴王,反倒是在一旁讥讽他杞人忧天,异想天开!”
“甚至还连带着影响了皇爷爷您的决断!”
“是孙儿目光短浅!”
“请皇爷爷降罪!”
朱允炆满脸懊悔和悲呛,十分果断的直接跪在地。
对于他的这种行为,在场无一人意外。
当晚在场的一共就没几个人,连陛下都下罪己诏了,当初反对吴王的那些人怎么可能不请罪。
这场源自于几天前的第一次党争碰撞,以吴王完胜落幕。
“孙儿有三次救灾经历,还请皇爷爷将此次救灾事宜交于孙儿,救百姓于水火,以此将功补过。”
轰~
这个转折,直接闪瞎了百官的眼睛。
好一个厉害的皇长孙。
本以为他果断认错,这次党争碰撞,会以他完败结束。
可没想到,他竟然以将功补过为由,将救灾事宜揽到自己手中。
救灾可是件大事,只要做好了,绝对是大功一件,非但能在这次和吴王的党争碰撞中转败为胜,甚至是还能获得百姓们的尊崇,提升自己的民望。
朱元璋既没答应,也没不答应,而是将目光扫向了朱允熥。
“吴王,你这几日身体调养的如何?”
文武百官有些奇怪,不明白为何陛下不先回应皇长孙的请求,反而先问起了吴王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