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时间就到了九月重阳。
天气转凉,树叶开始染上秋色。
菊花盛开,秋意渐浓,到了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对于今天的这场揽月亭诗会,全城的文人才子可是期盼已久了。
随着时间临近,关于诗会的规则也早已经公布出来。
因为场地限制,不可能让太多人进入揽月亭,所以此次诗会分为外场和内场。
揽月亭虽然叫亭,其实面积颇大,亭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加起来足以容纳三百人在此饮宴。
王家给每个评委都发了二十张请帖,由他们各自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同僚故旧。
持有请帖的人可以直接乘船登岛,在亭外的平台就坐,这样就要占去了一百个席位。
剩下的二百个席位全由外场产生,
要进入内场,只能通过长达百米的兰桥。
在这条兰桥上,有三处回廊小亭,每一处都会有五名诗会邀请的考官守关,他们基本都是由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领衔。
只有按照各关的命题作出诗词,并在现场吟诵出来,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才可以通过。
连续通过三关,才可以进入内场,有资格参与真正的诗会。
等内场席位被全部坐满之后,决赛就正式开始了。
五位评委会共同出题,大家可以现场朗诵自己作的诗,由众人赏鉴,评出冠军。
消息一出,这次诗会就被长安的学子们当成了一次另类的比拼。
能够连过三关进入内场的学子,必然会名声大噪。
哪怕拿不到彩头,这对他们以后参加科举也是极为有利的。
贾琼心中也很期待,这场隆庆十二年的重阳节诗会,一定会在这个时空的历史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贾琼一家刚吃过午饭,王府众人就来到了桂花巷,汇合了贾琼一家一起出城。
这次王家出动了整整五辆马车,让家里的年轻人都出来了。
王易趾高气扬的骑马走在前面,那模样很是得意。
因为他是出来的王家兄弟们中唯一一个会骑马的。
他们从长安城南的明胜门出城,又缓行了大概七八分钟,就到了曲江池畔。
今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碧空如洗,是个出游的绝好天气。
此刻岸边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诗会还未开始,人们分散在湖岸四周游玩,赏景,划船,放纸鸢。
挑着担子的小贩穿梭于人群之间,售卖着各色小吃。
这场诗会不但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连城中的官宦人家和商贾富户也都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纷纷涌向曲江池畔,即可以当作踏青游玩,又可以瞧瞧这次文会的热闹。
甚至有不少平时很少能出门的大家闺秀,也在父兄的带领下前来观赏诗会。
她们或乘马车,或坐小舟,透过薄纱窗帘,在人群中寻觅心仪之人。
如果看到满意的,就可以托人打听其人家里的情况,没准儿就能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沈碧云和表哥徐山留在岸边赏景,贾琼领着徐葳蕤,和王家的年轻人们登上了一艘提前准备好的画舫,趁着时间还早先在湖中游玩起来。
大家都知道贾琼会参加诗会,他们表现的比贾琼这个当事人还要紧张,没事儿就给他加油鼓劲。
王易凑到他身边小声问:“琼哥儿,你的诗准备好了吗?”。
贾琼不在意的说道:“准备什么,现在评委连题目都没出呢。”
王易一脸惊讶的喊道:“难道爷爷没提前告诉你题目吗?”
贾琼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旁边抱着徐葳蕤看湖景的王语嫣,直接闪电出手扭住王易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