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诱发了长达数年之久的夺嫡之争,满朝文武几乎都牵连其中。
贾家攵字辈最有能力的贾敬,早早考中了进士,本来有大好前程,为何会辞爵辞官隐居道观,沉迷于修道炼丹。
本来贾赦的爵位应该是一等侯,贾珍也应是一等子才对,为什么爵位却降了这么多。
只因为贾敬彼时正官居詹事府少詹事,是东宫属官,天然就被归为太子一党,而太子却在夺嫡之争中败了。
再加上贾家在军中影响力巨大,庶子上位的隆庆帝怎么能不猜忌打压。
好在因为贾家没有真的参与夺嫡,再加上贾家先辈的功绩和贾家的人脉,可能还有顾及太上皇的原因。
隆庆帝除了在袭爵问题上难为了一下贾家,之后就再没有其他动作了。
掌握了这些历史,再结合红楼的剧情,贾琼大概可以推测出贾家败落的真正原因了。
太上皇性喜奢华,数次下江南游历,导致朝廷官员奢靡之风日盛,贪腐问题严重。
再加上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税收减少,国库日渐空虚。
隆庆帝继位之后兢兢业业的革除积弊,提倡简朴之风,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殚精竭虑,算得上是有道明君了。
但是十多年过去了,重华宫里太上皇依然活蹦乱跳的,而且时常会出来显示一下存在感,并且大部分兵权一直还牢牢掌控在他手里。
隆庆帝只能活在太上皇的阴影之下,始终难以放开手脚。
他想整顿吏治,却怕太上皇不喜。
想清查亏空也不敢放手去做,只能勉力维持,可想而知隆庆帝心里有多憋屈。
时间久了,两人爆发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没准儿太上皇还可能生出了废立之心。
像贾家这种顶级的勋贵,甚至后来还成了皇亲国戚,除了皇家之外没有其他势力能够轻易撼动。
如果皇帝不厌弃贾家,像国丧期间淫乱,谋财害命,放印子钱,干预诉讼,替罪臣隐匿财物等等这些罪名,根本就不足以动摇贾家根基。
最多也就是被下旨申斥一番,罚点俸禄了事。
真正让贾家败落的原因只能是犯下政治错误,站错队、下错注,导致被胜利者清算。
按照书中剧情来看,贾家在元春省亲之前都是隆庆帝积极拉拢的对象,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却在数年后突然被抄家。
正应了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时候说的,“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
通过种种迹象推断,贾家应该是在后面太上皇和隆庆帝的权利争夺中,选择了支持太上皇,但是最后取胜的却是隆庆帝。
有一点可以佐证,在贾家被抄家之前,江南甄家就先被抄家了,甄家人还想通过贾家来隐匿财物。
甄应嘉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总理三大织造府,常年为皇家监控江南,充当耳目。
甄家老太妃是太上皇养母,太上皇下江南时甄家曾经四次接驾,这是多大的体面。
所以有太上皇护着,甄家就绝不会败落,被抄家只能是因为太上皇失势或者死了,无法再庇佑甄家。
隆庆帝为了拉拢贾家下了不少本钱,重用王子腾,立贾元春为贤德妃,外放贾政担当学政,这是非常明显要重用贾政的信号。
不过最后贾家还是选择支持太上皇,这才导致太上皇失势之后贾家被清算,那些原本不痛不痒的罪名就全被翻出来了。
贾政一脉得以幸免,应该不单单因为贾政没有劣迹,很可能他并没有站在隆庆帝的对立面,而是保持了中立。
这么一分析就很清楚了,贾家因为在军中的影响力,一直是太上皇和隆庆帝拉拢的对象。
所以在两方势力决出胜负之前贾家都不会出问题,甚至还有后来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而两方一分出胜负,支持太上皇的贾家就因为站错队而被隆庆帝清算,导致贾家一夜之间败落。
搞清楚了这些,贾琼就要考虑后面该怎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