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没想到,贾环问她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这个。
贾环笑着解释道,“我们府上也有几个姐妹,大姐姐是我们太太所生,年纪稍长,前两年被选入宫中,如今已经不在府里。
“二姐姐是大老爷所出,三姐姐和我是一母同胞的双生子,四妹妹是东府敬老爷所出。
“这几位姐妹之外,还有一个史大妹妹,是老太太娘家,我等大表舅所出。
“姐姐和大家都是至亲,若是叫你林姐姐,不免有些生分,若是叫你玉儿姐姐,又有些不够恭敬,若是按照年龄排序,叫你三姐姐,又把府中姐妹原有次序打乱了,坐实令人为难。”
林黛玉闻言,幽幽叹道,“环表弟有这么多姐妹一起生活,可怜我......”忽然想到此言不妥,连忙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贾敏也叹息一声,强笑道,“环哥儿说得不错,你们姐弟是血脉至亲,今后要互相友爱,称呼什么的,倒没什么所谓。”
贾环笑道,“现在是在姐姐府上,我就叫姐姐做姐姐吧。”
贾敏笑道,“如此很好,玉儿也直接叫环哥儿弟弟便可。”
林黛玉颔首从命。
三人正在闲话,忽有林府下人禀报,“老爷回来了。”
贾环拱手说道,“姑母,姐姐,小侄先去前面,见过姑丈。”
贾敏点头说道,“你去吧,等会儿午饭,环哥儿不用留在前面陪他们饮酒,还到后面来,咱们娘儿仨一起吃。”
贾环笑道,“小侄听命。”
出了贾敏正房,在林府下人引领下,来到前厅,看到一个年纪四十许的中年人,正在与贾珍说话。
看贾珍对他的恭敬态度,就知道这中年人,必是累世列侯出身,前科探花,现任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
贾环连忙上前,噗通一声跪在林如海面前,行大礼道,“小侄贾环,见过林姑丈!”
林如海笑着起身,亲自把贾环从地上扶起来,说道,“环哥儿不必多礼。”
林如海虽然也是钟鸣鼎食、勋爵权贵出身,但是在他这一代,已经在科举上有所成就,现在是科举出身的文官。
和贾珍这样承袭武爵,碌碌无为之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倒是贾环,在贾家诗书传家的家风影响下,五岁开蒙,现在已经正儿八经的读了两年书。
林如海如今已经年过四十,发妻贾敏又病体沉重,幼子早夭,膝下如今只有一女,虽然有几房姬妾,却也全无所出。
一身才学,眼看着要后继无人。
林黛玉自幼聪慧,两三岁的时候,便在贾敏的教导下开蒙,才学天赋,在林如海看来,不逊于自己当年。
可惜生作女儿身,无法继承他的衣钵。
不过,林如海这两年,也在着力培养林黛玉,尤其是幼子夭折之后,甚至有把林黛玉当儿子养的意思,不仅自己休沐之时,亲自教导,现在还为林黛玉聘请了一个正班科举进士出身的蒙师。
这个蒙师不是别人,名叫贾雨村。
此时看到与林黛玉同龄的家伙,林如海不免有见猎心喜之意,问道,“环哥儿可曾读书?”
贾环恭敬回道,“小侄五岁开蒙,已在家塾里读了两年书。”
林如海闻言,脸上笑意更胜,继续问道,“都读了什么书?”
贾环回道,“小侄愚钝,至今不过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篇记熟而已。”
贾环七岁的年纪,尚属幼童范畴,开蒙两年,能记熟“三百千”,已经颇为不俗了。
毕竟,这个世上,没有那么多天才。
林如海点头说道,“环哥儿能做到如此,已经很好了。”接着,问了几个“三百千”的问题。
贾环一一作答,虽然没到对答如流的境地,但也回答的头头是道,说明他记熟“三百千”,不是虚言。
林如海笑道,“很好很好,环哥儿你的天分不错,只要接下来能够始终这样用心读书,将来总有你的一份前程。”
贾环笑道,“多谢姑丈夸奖,承姑丈吉言。”
闲话过后,林如海吩咐摆宴,找到贾珍、贾环两位内侄。
贾环说道,“姑丈,姑母方才吩咐,让小侄回后院,陪她和姐姐一起用膳。”
林如海说道,“环哥儿已经见过玉儿了?”
贾环说道,“见过了。”
林如海说道,“你们姑母身体有恙,不耐久坐,让人着实挂心。”
贾环说道,“小侄方才陪姑母说话,向她说了许多府中趣事,姑母十分开怀,精神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