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大军灭亡大明王朝皇室之后,趁机占据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并在京城,恢复元朝建制,是为北元。
后元朝廷,之后数年,陆续侵占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大片疆域,饮马长江。
大明王朝宗室,此时在金陵,建立了南明政权,力图北伐,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驱逐鞑虏,复我中华。
但是,南明政权,内部不稳,文臣武将只顾内部争权夺利,南明皇帝无力掌控朝局。
南明与北元,在江淮之地对峙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518年,北元大举南侵,一举渡过长江天险,大军来到金陵城下。
南明政权望风而逃,金陵陷落。
这个时候,大乾王朝太祖,不忿南明政权软弱,举起义旗,号召江南子弟,共同抵御北元。
时运也站在大乾王朝这边。
攻破金陵,形势一片大好北元,皇帝突然驾崩,政权出现不稳,南侵的北元大军,没有继续扩大战果,而是返回江边,参与北元皇室的权力斗争。
大乾王朝太祖,趁机收复金陵,自立为王,不再尊奉南明政权。
南明政权几十年的倒行逆施,让江南百姓看不到希望,被百姓背弃。
大乾王朝太祖,用了三年时间,一统大江以南,在金陵称帝,誓师北伐。
又经过二十余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北伐成功,把瓦剌建立的北元朝廷,赶出京城,恢复大明王朝疆域版图。
到今天,大乾王朝立国已有八十余年,历经四帝。
前面两位,都是马上皇帝,率领大乾王朝军民,经过二三十年的奋斗,终于完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愿望,再一次完成统一。
说是统一,其实并不是准确。
北元朝廷虽然被赶回草原,但是这些年,一直边患不断。
近些年,东北的白山黑水间,野猪皮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建州女真,实力和势力都在持续扩大之中。
虽然尚未把目光投向山海关以内,但是大乾王朝的有识之士,已经把女真人,视作心腹大患。
只是,当下的大乾王朝,政局也不平稳。
大乾王朝的第三代皇帝,在位四十余年,早年励精图治,继承父祖之志,使得大乾王朝政治清明,文武和谐。
但是做了三十多年天子,拥有大乾王朝独断乾纲的无上权势,皇帝的性情,潜移默化中,出现了一些变化。
随着皇帝年纪渐长,曾经的雄心壮志逐渐消磨,开始贪图享乐。
在东宫住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羽翼渐渐丰满,越来越多的参与到朝局之中。
终于在五年前,京城发生一场大乱,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被皇帝赐死。
皇帝受此打击,身心受创,大病了一场,以往自己难以痊愈,便把皇位禅让给了大乾王朝的第四任皇帝,自己移居龙首宫,做起太上皇。
皇位虽然禅让了,但是皇权,却一直把握在太上皇手里。
而且,退位之后的太上皇,身体一天一天康复,几年过后,现在又活蹦乱跳,看样子还能再活好多年。
于是,大乾王朝就呈现出“双悬日月照乾坤”,两帝在朝的局势。
新皇虽然已经继位三四年,但是朝中大权,一直被太上皇牢牢把控,尤其是军权。
此时的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宁荣二府,也受到朝局的影响,贾敬正值壮年,却抛家舍业,去城外道观修炼;贾赦作为荣国府长子,却只继承爵位,没能继承爵产,荣国府爵产被二房贾政继承,都与朝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过,此时的宁荣二府,在朝中没有什么实权人物。
贾赦和贾珍的爵位,都是空头虚衔,贾政作为宁荣二府唯一身有实职的在朝官员,官职不过是区区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在遍地权贵的京城,实在排不上号。
就是在勋贵中,宁荣二府的位置,也在连年下降,和原本齐名的“四王八公”,已经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这样的形势,对宁荣二府而言,有利有弊。
利处是,能让宁荣二府尽可能地远离朝堂纷争,在波澜诡异的朝局中,保住自身。
弊端是,在朝中没有什么强力人物支撑,一旦卷入某些风波,宁荣二府辗转腾挪的余地,也会小一些。
不过,至少从目前看来,朝局的动荡,对宁荣二府,还没有什么造成太大的影响。
朝局的暗流,目前也只存在于极少数的高层中,尚未大面积牵扯到广大的中小官僚阶层。
处在底层的生民百姓,生活也还算平稳。
至少,贾环一路上,在运河两岸,亲眼看到的百姓风貌,还都能过得去。
贫苦在所难免,但还没有到根基不稳,百姓的生活过不下去的程度。
如此一路南下,这一天,贾家船只,停靠在扬州城外。
扬州虽然地处长江以北,但是在大而化之的地域划分中,已经属于江南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