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老爷子,年纪大了,熬夜不好。”
说罢朱瞻坦便回到了自己的屋内。
朱棣看着朱瞻坦远去的背影。
“这小子,没大没小的。”
不过对此朱棣倒是并不在乎。
次日清晨。
朱棣给这个村子的百姓留下了一点钱财。
便继续游历民间。
这一次他看到了自己的大明将士身死。
一个个家庭失去了顶梁柱。
看到百姓虽不至于饿死。
却骨瘦如柴。
一年种的粮食本就不多。
勉强糊口都是问题。
还要面临沉重的收税问题。
现在的税额已经很小了。
北伐时期的收税可是要多好多。
这条路越走下去。
朱棣心中对于自己以前北伐的信念。
便越来越动摇。
心中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大明百姓生活富足。
北伐已经不在是朱棣心中唯一功绩的目标。
治理好国家。
等国力强大起来。
在北伐也成。
“你们说我要不要学汉武帝那样?”
“搞一个罪己诏?”
朱瞻基听见这话,直接甩了自己一巴掌。
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吗?
罪己诏?
这东西他自然是清楚。
晚年汉武帝昏庸。
造成了巫蛊之祸。
大汉王朝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国本遭到了动摇。
倘若不是汉武帝醒悟下达罪己诏。
并且减少用兵,开始转为富民之策。
不然汉武帝恐怕就是大汉覆灭的转折点了。
巫蛊之祸牵扯的人,多大十万人之众。
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朝廷官员,皇室等等。
“爷爷,不至于吧?”
朱瞻基有点不敢相信的说道。
朱棣看了一眼朱瞻基。
随即目光朝着朱瞻坦望去。
“你举得呢?”
朱瞻坦看了一眼朱瞻基。
回应道:“大哥说的不错。”
“爷爷虽有错,不至于下达罪己诏的程度。”
“况且有我爹在给爷爷擦屁股,问题不大。”
“您只要少骂我爹就行。”
事实,就算是朱棣不管朝政。
大明都不会出现问题。
有朱高炽在。
朝廷就不会出现问题。
毕竟朱高炽的治国能力有目共睹。
能支持朱棣北伐这么多年。
国家却依旧照常运行。
朱棣病逝后,还开创了仁宣之治。
朱瞻坦也明白。
不论是永乐盛世,还是仁宣之治。
衔接人物都是自己这老爹。
毕竟后来的朱瞻基很多政策。
也都是在朱高炽的理念改进的。
朱瞻基的性格也深受朱高炽的影响。
仁宣之治,也是大明朝最为巅峰的时期。
当然,谁让朱瞻基的儿子不景气。
六十万大军全部折在了瓦拉手里。
直接将洪武,永乐,仁宣四代的积累。
一次性败光了。
有句话说得好。
土木堡之战,就是让狗来。
都不至于全军覆没。
六十万大军一字排开。
临时变道,都是千古难得一见的骚操作。
毕竟军队出征,都要在沿途设立粮仓。
变道后,六十万军队没了后勤。
首尾不能相顾。
差点打断了大明的脊梁。
朱棣并不知道未来的事情。
只是笑道:“哈哈哈,允了。”
“我这年纪,也老了。”
“是时候享享清福了。”
随即,朱棣便下令道。
“回应天。”
朱瞻基看着朱棣的笑容。
对着朱瞻坦树了一根手指笑道。
“二弟,厉害。”
朱瞻坦笑了笑。
“过奖。”
……
应天府内。
此时距离朱棣消失已经有段时间了。
东宫内。
朱高炽一脸悠闲的坐着朱瞻坦给自己新做的椅子。
一旁则是一众文官。
“太子爷,您真不知道皇去哪了?”
朱高炽眼皮稍微一抬。
“老爷子的行踪怎么可能会告诉我。”
“况且这次老爷子是临时变道。”
“我又不像是老三,手里有锦衣卫。”
“走走走,别烦我。”
朱高炽摆了摆手,驱赶着文武百官。
其实朱高炽知道他们找自己的目的。
他们得知老爷子要微服私访。
就套到了老爷子大致路线。
然后在沿路打造出永乐盛世的模样。
百姓安康富裕。
谁曾想,朱棣突然变道。
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这也是为什么会来找朱高炽的原因。
朱高炽对此也是不想管。
在驱赶了文武百官后。
朱高炽算了算时日。
朱棣走的也有些时日了。
按理来说早应该回来了。
但到了现在都还没有回来。
难不成真的是去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了?
……
汉王府内。
“老三,这老爷子到底去哪里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