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川先生,唐顺之?是那个戚大帅的老师?”
朱翊镒翻开名录,仔细看了唐顺之的简介,这人不仅是戚继光的师傅,还著有囊括天文、地理、兵法、数学、乐律、奇甲的《六编》等书,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代奇人。
“此人为何不来?”
“世子,荆川先生病了。”
程大位说着,将一封书信递给朱翊镒。
书信不长,唐顺之先是感谢了朱翊镒的诚挚邀请,没有因为他接受严嵩任命的官职而嫌弃他,其次又说了自己命不久矣,难以舟船劳顿,并随信附上《六编》,希望朱翊镒能帮他传授下去,以报国恩。
朱翊镒接过程大位递来的《六编》,粗略翻看,越看越觉得这人真是被历史低估的人才。
“泾川先生现在何处?”
朱翊镒问程大位。
“泾川先生协助胡总督和戚大帅抗倭,先在杭州。”
朱翊镒闻言,想了想,对冯保道。
“包条大船,拿我的名帖去杭州,务必将荆川先生接到京师来,给他说,来了京师,他这病兴许能治好,本世子还想他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呢。”
送走了冯保,朱翊镒又听取了吴伟业的汇报。
如今读者文摘已经改为一日一期,一期一万份,但仍然供不应求,特别是江南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盗版。
盗版可耻,但朱翊镒却并不打算打击,毕竟他弄这个主要是为了科普值,盗版的还不占用他的成本,一样可以赚科普值。
朱翊镒如今每日的科普值,基本能保证在三十万上下。
不过这还是不够的,随着朱翊镒摊子铺的越来越大,关于十九世纪科技产品的“进口”也需要的越来越多。
比如接下来的蒸汽火车,朱翊镒就准备先“进口”一辆,另外还有火炮的“进口”,也是刻不容缓。
朱翊镒很快批准了老吴准备在南京、杭州、武昌、成都、西安和广州设立分号的计划,一并批给了他两万两白银,作为启动经费。
天龙八部已经刊印完毕,朱翊镒又送给老吴一本神雕侠侣,命他务必保管好,这可是印刷坊的核心机密。
老吴自是连连应允,拿着批文便欢天喜地而去。
当年他一个北漂落魄秀才,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京师最大印刷坊的掌柜的,不仅在京师买了房,据说还纳了妾,人这命运还真是唏嘘。
随后朱翊镒看向了自己的舅舅李文贵,想听听他关于纺织厂的筹备情况。
朱翊镒这个二舅比较腼腆,结结巴巴的将纺织厂的事说完,听得李伟直撇嘴。
不过相比于大舅李文贵,朱翊镒更喜欢这个腼腆的舅舅,虽然不大会说话,但事办的却挺细,上个月朱翊镒给他说的羊毛纺毛线的事,如今就已经成功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