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初期进行的时候,我的内心活动就像是以旁观者的视角慢慢参与了约翰尼的一生,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感慨而非感动。
但当第二幕出现,第三幕出现,我捂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直播间的调侃,对剧情的猜测,在约翰尼和莉娃做出约定的时候是那么的空洞。
每一次钢琴声的响起我都能想起他们二人说的每一句话,每一次陪伴,每一次询问,每一次期待暗示,以及每一次的失望而归。
莉娃定然是悲剧的,但他遇到了属于自己的守护者,守护着她的每一个愿望,每一个承诺,哪怕今生已忘。而莉娃不断的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唤醒他们曾经的共同回忆。
约翰尼定然是悲剧的,但他从没有放弃过对莉娃许下的承诺的实现,从未改变自己对她的爱恋,哪怕是跟她说‘我喜欢的是你所拥有的东西’,而那个东西,在我看来,就是满月下的诺言。
当最后的最后,我见证了他们结局的那一刻,我真的很为莉娃鸣不平,但是,我只是个见证了他们爱情的旁观者,我不能评论,不能推测,这是他们选择的方向,与携手共进的路。
感谢陪伴,也感谢让我参与了你们的故事,无论是约翰尼还是莉娃,还是尼尔,还是伊娃。
还是一同玩过《去月球》的你们。”
......
游戏下评论很多,有悲伤难过,有温暖治愈,有积极鼓励...当然也有不喜欢这个游戏的玩家,但是只是少数,毕竟不管什么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毕竟有的人连钱都不喜欢。
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游戏公司请的水军,这也就不得而知了。
不同的玩家对于这款游戏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能否认,这是一款非常好的游戏。
真正的让人体会到游戏是第九艺术,给玩家上了一课,也给那些游戏设计师上了一课。
有人认为,艺术就应该是曲高和寡的,不应该染上铜臭,他们在游戏销量上也确实做到了。
这些人认为,游戏如果想要卖钱,就不可能做出艺术性,而艺术必然要牺牲可玩性和游戏性,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这样才是艺术,这样才能得奖。
就像是电影行业,要么就是为了卖钱而做的商业电影,要么是为了得奖而做的文艺电影,其中必然要有取舍。
而黄千的这个游戏狠狠的扇了他们一巴掌,告诉他们全是放屁,这就是你们自己能力的不够,还一天天讲些歪理。
而这个游戏也给了一些设计师全新的思路,已经有人在跟风制作了。
可以预料,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出现大批的小成本加优秀剧本的游戏。
这也算是促进了游戏行业的发展。
黄千这条小泥鳅将游戏行业这潭死寂多年的死水搅开了。
......
黄千照例翻着评论区的评论。
看着看着,突然笑容一收。
“这游戏也确实算不上是什么科幻游戏,这点我承认,但你要是说,我们工作室做不好,不配做科幻游戏,那我可要打你脸了。”
“按理说不喜欢不买就行了,不仅买了还差评骂人,戾气还这么大,难不成是哪家派的水军?嗯,也不排除是科幻狂热爱好者。”
“既然如此,那我下款游戏就做科幻吧。”
黄千翻动着游戏商城。
“就选这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