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阎书勤心里一阵感慨,这贾家人怎么就和根据地里的不一样呢。这家人要是放在农村,真的是吃屎都吃不到热乎的。
秦淮茹一看院里几位大爷都通过了,自己也没办法了,不过还是想抵抗一下。
“小孩和老人就算了吧。小孩子白天还要上学,老人家身体不好也要多休息,几位大爷年纪也大了,厂里工作也重,还是我们年轻人辛苦一点吧。”
“老人家说的话,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阎书勤都不用多想就知道秦淮茹心里想的什么。这个口子一放开,估计不用一礼拜,院里就没人愿意做粉条了。“现在全国上下一盘棋,都是勒紧裤腰带支援国家建设。咱们在城市里的生活压力比农村轻多了。而且这个事我和街道办沟通过,街道办也是同意的。咱们这算是一个试点,做的好了街道办就会接手过去全面铺开。”
转头一想,院里的确有几家家里有病人的。“这个事,需要全院参与进去。大家量力而行,多劳多得。咱们是集体行动,不是农村合作社吃大锅饭。洗多少切多少,我这里会制定一个标准来分配的。总之就是做的多得得多。”
顿了一下,“当年,我和老政委在根据地就是这么来操办得。不然哪有物资支援前线。”说到这,想起政委送给自己的那个怀表,很久没去看看老政委,找个时间去看看。
“那,好吧。不过我是嫁出去的女儿,可不敢保证一定能成。”秦淮茹还是打了个埋伏,她也很久没回娘家了,正好回去看看。
何雨柱在一边也不在意的说,“三大爷,这用石磨能行吗?要不咱还是等厂里的搅拌机做出来吧。”其实何雨柱一开始是不想参合进去的,反正有手艺在,灾年也饿不着厨子。阎书勤找到他时,也是挨不过面子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趁着杨厂长有次招待兄弟工厂的时候,找机会和杨厂长说了一下。结果杨厂长一听就感兴趣了,当场叫来阎书勤仔细的问了问。听到阎书勤的全盘计划之后就觉得可操作性很强,觉得可以试试。和阎书勤闲扯了几句,得知阎书勤时37年就参加革命的老同志,解放后因伤退伍进入的轧钢厂,不免的对阎书勤好感大生。又深谈了一会,阎书勤的文化素养和工作历练也让杨厂长折服。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也就是杨厂长是在51年进入轧钢厂,比阎书勤进厂晚了两年,而且人事也由李副厂长负责,不然怎么的也不会让阎书勤去保卫处。老同志去工会不好吗?这粉条计划工会那帮人就想不出来。
不过现场换岗位也没法操作,毕竟计划还未实施,等计划成功了再在厂里人事会议上将阎书勤调任工会。但是当月也将阎书勤从一个普通保卫提升至保卫干事,先把老同志的待遇提上去。
但是杨厂长还是觉得奇怪,一个37年就投身革命的老同志,怎么现在退伍到了轧钢厂做了普通保卫,就算是工业部重点单位,也没这么阔,让一个十几年的退伍老兵来看大门啊。
但阎书勤没说,杨厂长也不好问。
本来提拔阎书勤到保卫干事也没那么容易的,但是分管人事和后勤的李副厂长一听到阎书勤的名字,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害的杨厂长一肚子腹稿没了用武之地。
李副厂长多精明的人啊,这些参加了十几年革命的老兵,别看现在不显山不露水的,谁知道他后面站着哪位大神。军方的人最是护短,那个战火纷飞年代挣扎下来的人,彼此间的感情时常人所不能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