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则是孔伋,子思子,上承曾子,下启孟子,人称“述圣公”。
第四位就是这位孔鲋。
记住此人是因为,当年秦始皇“焚书”,此人将很多儒家典籍藏于墙壁之中,保存了很多儒家经典。
这些幸存典籍,被称为“壁经”或者“古文经”,藏着那块墙壁,则称为“鲁壁”。
还有一位便是孔融,孔融让梨的孔融。
赵高之所以能记住这些人,是因这些人或本身成就极大,或有典故轶事。
赵高打量着孔鲋,孔鲋也在看着赵高。
对于这位罢黜百家之人,孔鲋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他语气平淡道:
“听闻你熟读百家经典?”
赵高扫视了一下在场众人,自顾自找一个地方坐下,然后谦虚道:
“到也不能说是熟读,只能算是精通吧。”
听到前半句话,孔鲋等人还觉得此人尚有点自知之明。
可听到后半句后,他们才明白自己错付了。
此人哪有一丝自知之明,分明都狂妄的没边了。
浮丘伯冷哼一声道:“大言不惭。”
赵高闻言也不在意,只是问道:
“不知各位今日请我到此,有何贵干?”
孔鲋顿了一下,并没有说出自己的目的,先是问道:
“我听闻‘罢黜百家,独尊法术’一事,由你主持。”
“正是。”赵高点头。
虽然,现在他根本不管事。
孔鲋犹豫了一下,道:
“你觉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何?”
赵高诧异的看了一眼孔鲋。
还如何?
简直了不得啊!
董仲舒凭此,让儒家统治了两千多年。
说真的,你有董仲舒之姿。
赵高心里这般想,嘴上如是道:
“你去跟陛下说?”
孔鲋皱眉,其实他心里一直有种感觉。
便是如果赵高一开始说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始皇说不定也会答应。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有这种感觉。
只不过,赵高并没有这么说,似乎是对儒家存有偏见。
但他想不通赵高为何会对儒家有偏见。
难道,独尊儒术后,他儒家还能流毒千年不成?
可这又怎么可能?
最后,他只能将这一切,归咎于赵高精通狱法,天然亲近法家之上。
其实,不论是先祖的“仁义礼”。
还是孟圣人的“仁政、”“民本思想”。
又或是荀圣人的“天行有常”、“礼法”。
皆有利于国家维稳,更有利于帝王统治。
若是也吸收各家精髓,绝不比法家差。
赵高能提出“新法家”,就能提出“新儒家”。
届时的“新儒家”维稳效果更好,使帝王统治更牢固。
秦始皇没有理由不答应独尊这样的儒家。
虽说这样的儒家,已与先秦时不同,会有很多儒生反对。
但这,绝对可以让儒家凌驾于百家之上,成就其正统地位。
再者,儒家本就是不断发展创新的。
孔鲋不知道,他现在所设想的“新儒家”。
已经跟董仲舒所搞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想法大差不差了。
实际上,董仲舒改良儒家后,后世也有很多儒生并不认可。
孔鲋知道赵高现在是秦始皇身边的大红人,于是又道:
“你是陛下身边的大红人,你若可以改变陛下的想法。”
“让陛下去‘独尊儒术’,一旦成功,以后我儒家将成为你的助力。”
赵高闻言,直接摇头道:
“别跟我说打工人这个词啊,谁再跟我提打工人,我跟谁急。”
“打红人”三个字,让赵高再次想起了被“卧龙凤雏”支配时的恐惧。
见赵高拒绝了自己,且态度如此坚决,甚至连提都不许再提。
孔鲋知道“独尊儒术”一事,是成不了了。
其实,孔鲋所想与赵高所讲,根本完全就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