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美洲曾在后来尝试过建立统一的联邦共和国,但这个联邦共和国缺少统一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其连统一的中央联邦政府军队都没有组建,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就没法长久。
第二,中美洲的土生白人不希望国家统一。
土生白人是中美洲的经济“寄生虫”。早在殖民地时期,土生白人就控制了殖民地的种植园、矿山等重要资源,几乎垄断了中美洲的经济命脉。但由于西班牙政府不承认土生白人的政治合法性,土生白人和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政治矛盾越来越大,拉美独立战争爆发后,土生白人阶层就进入革命阵营,和拉美底层人民一起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然而,土生白人参加独立战争的目的和拉美其他阶层是不同的。拉美其他阶层的人民希望祖国能彻底获得独立、并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土生白人希望祖国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地位后,他们就取代原来的西班牙殖民者获得本国的政治核心领导权,并依靠原先掌握的经济命脉继续压榨本国人民。
说得简单点,尽管中美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有相当多的部分依附于以欧洲国家为核心的全球化市场。土生白人必须借助这个全球化市场获取最大的利益,赚取更多的金钱。
那么,中美洲形成统一国家对土生白人有什么影响呢?其影响在于: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政府是模仿美国成立的统一联邦制国家,其发展经济必须在联邦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在中美洲联邦共和国成立后,各国的土生白人就明显感觉,这个新成立的联邦共和国政府对他们明目张胆的控制本国经济,和外国人做生意赚钱形成一定的阻碍。
也就是说,中美洲联邦共和国的存在和各国土生白人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彻底违背的。土生白人控制的中美洲各国必须脱离联邦共和国政府独立,才能将本国经济彻彻底底的“自己说了算”。
因此,在中美洲各国土生白人势力的操控下,中美洲各国又纷纷于1838年后重新恢复独立地位。存在了十多年的中美洲联邦共和国宣告瓦解。
现在的印第安人过得怎么样了?还有机会成为美洲的主体民族吗?
秘鲁境内约有1100万印第安人,约占人口总数的45%,印欧混血约有1000万,约占人口总数的39%。这个国家印第安人就是主体民族。
危地马拉总人口1860万。印第安人占41%,其余为印欧混血种人和欧洲移民后裔。这个国家印第安人马上就要当主体民族了,但是地位好像一直都被打压。
美国现在都有五百多万印第安人,这个肯定当不了主体民族,因为德国后裔爱尔兰后裔黑人墨西哥后裔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四大族裔,这四个每一个都是几千万的。
剩下的智利巴西加拿大这种你自己去找吧。
其实印第安人过得好不好,这个问题很麻烦,因为光是美国都有556个名字不同的印第安部落,有的那是富得流油,有的那真的是穷的叮当响。光是一个美国都这么复杂,要是给你分析一下其他国家的,那真的要疯了。
如果把其他美洲国家的全部算进去的话,那几千个部落,那个怎么说啊?
总而言之说,一句话,印第安人是当不了美洲的主体民族了,就算是把混血的印第安人都算进去,他们也最多只有美洲人口的四分之一吧。如果说的是纯血的话,那更少。
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一代又一代的欧洲人争相涌入美洲这片“处女地”,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到1620著名的五月花号登陆北美,美洲逐渐被欧洲移民所征服。那么,华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美洲的呢?
史料显示,16世纪既有华人劳工被引入美洲,这勾当是当时巴西的殖民国葡萄牙干的,早在1517年到1550年间,葡人就去广东、福建和浙江拐卖华人到巴西等地当劳工,这些省份曾经是西方殖民主义者拐骗华人苦力出国的中心,到了21世纪的现在,广东、福建等省人民,也是最积极出国闯荡的,历史的影响一直延续今天,华人在中南美种茶辟田,淘金修路,开矿开河,与当地原住民一起开拓出富饶美丽的南美。
1785年,有3名华人在美国商船“帕勒斯号”当船员,他们随船由广州返航到达美国东部的巴尔的摩港,停泊期间,这3位华人登岸,曾引起当地报界注意,予以报道,留下了记录。
随着中美洲领土被并入美国,如原属墨西哥的大片领土就没美国占为己有。而上文提到葡萄牙16世纪引入到中美洲华人劳工的后代,也随着美国版图的演变,成为了当时美国的新移民,德国人许布纳·亚历山大在他《1871年漫游世界记》一书中,就认定美国西部移民中,大部分是“从南方移来的”,仅加利福尼亚一州,就大约有8万至10万是华人移民。所以华人进入美国应追溯到1820年以前的18世纪后半叶。
二战战列舰已经普遍搭载多架大型水上飞机进行侦查/火炮校射,否则20公里以上的射程根本无从发挥,茫茫大海也找不到对方位置。
今天拿406大炮管,肯定要使用底排等增程增程技术,激光/2无线电炮弹制导技术,甚至搭配核装药;有效射程直奔50公里以上,且一轮齐射下去对面就有性命之危。
50公里的距离,因为地球曲率的影响,战列舰自身的观测能力肯定是没办法提供火控的。所以游戏最终转化为比谁的舰载飞行器飞的快,飞的远,数量多,提供的火控照射强力。而且不允许使用导弹的情况下,战列舰想击落远距离提供火控和侦查的敌方飞行器是不太现实的。
于是战列舰开始大批量搭载侦察无人机/直升机,且越多越好,越重型化越好。
最终,你会得到一个顶着1-2座超长身管双联装炮塔,搭载了100架五花八门舰载侦察机/无人机/驱逐机的航空母舰。大概可能,和原装瓦良格有神似之处。
后一代战列舰,基本上标准人数也只有2000多人,大和级也不过2500人的编制,算上担任旗舰搭载的司令部人员,沉没时全舰2767人。
当然不可否认,人确实挺多:
早期舰艇上设备运行需要大量人员,一套设备本身就需要大批人员操作,而同一种设备又有很多套同时安装在舰上。
一艘战舰本身航行起来并不需要多少人,上百号人就足够驾驶一艘战列舰驰骋大洋,甚至还可以无人驾驶!(案例在结尾)但是需要是战舰上的所有设备都能正常工作,有效战斗,人员轮班,替换战斗伤亡,就需要一大堆人。
以衣阿华级为例:
一座主炮,不算炮塔下方弹药库内的人员,光是顶层炮室内就有47人,全舰有三座这样的炮塔。
一座副炮,炮塔内有3人负责炮塔瞄准控制,8(还是4来着?)人负责装填,这样的炮塔共有10座。
而真正的大头在于战舰上见缝插针塞进去的防空炮....
在设计建造时,衣阿华级的标准人员编制为1921人。
但是二战时,由于大量的防空炮被装上了战舰,人员暴涨到了2788人...
二战时期的衣阿华像这样:
目力所及之处都是炮。
下图是密苏里遭到神风特攻撞击时,近处是两座4联40毫米博福斯高炮,右边中间是该炮的火控人员,这样的高炮在衣阿华级上有20座:
还有49座厄利孔20毫米高炮:
1980年后拆除了所有防空炮,现代化改装后自动化水平也提高了,此时舰上只有1568人,看上去就简约了很多:
衣阿华级很大,所以火力密度不算很高,真正疯狂的是那帮死而复生的老战列舰,被航空兵洗礼后,她们是真的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惧症:
比如田纳西,除了舰艏艉要避开主炮炮口爆风外,中央上层建筑周围的每一寸空间都塞满了防空炮:
(多炮塔神教已成过去!多炮管神教永垂不朽!!!)
除了一大堆炮手需要负责向敌人撒炮弹雨以外,还有其他部门不得不说:
如上图,除了火炮部门以外,还有(不限于上图):
指挥部门、航海部门、轮机部门、船务部门、医务部门、后勤部门、通讯部门、损管部门、航空部门、宗教/神职部门、海军陆战队等
以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印第安纳号为例:
指挥(2个分队):42人
航海:34人
火炮(9个分队):856人(包括主副炮射控)
作战情报(2个分队):125人
航空:17人
海军陆战队:74人
船务:87人
通讯(3个分队):133人
机电(4个分队):385人
医务:35人(护士什么的不存在的...)
后勤:156人
宗教:?(修女什么也是不存在的...)
合计:1900+
1939年胡德号成员合影,其中除了少数幸运儿调离战舰以外,只有3人在丹麦海峡海战幸存:
这些人的具体工作很杂,毕竟舰艇上的工作繁多量又大:
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人处理,还要留有替补备份。
比如炮位上分瞄准手、装填手(装弹药)、弹药手等(运弹药)
弹药库人员有的人需要搬用发射药包和炮弹进入扬弹机、电梯,那么就有人要负责操作扬弹机、轨道、吊臂、电梯...
甚至弹药通道都需要有专人负责开关防火门,又要给他配个通讯员、观察员指挥他什么时候开关门....
所有人员只需要管好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并且在出现伤亡时替补。
舰上的厨师、勤务兵也要在战时负责协助运送弹药。
以下图大黄蜂号上的博福斯炮组为例:
中间不戴头盔的负责指挥通讯。
左下是弹药手,负责从提弹机、弹药库传递弹药,接过炮弹的是装填手,负责装弹,右边闲着看热闹的那个是炮手....
emmmm....
他其实应该坐在下面的座位上摇轮...
不过在火控引导下,博福斯高炮可以自动随动射击,不需要人操,所以他负责闲着看热闹...
但是即便如此,舰上还是得配这么个人...所以,一条船上装这么多人,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既然能喂得饱,住的下,干嘛不多带几个人呢?
反正我海军是一等人,二战时又美国又没有空军跟我抢预算,国会姥爷拿我没辙~
国会:很好,合众国号航母你就不要造了!
另,本答案仅讨论舰员,未收录舰猫、舰狗、舰羊、舰鸡等。
另外老虎、或者那只叫提尔皮茨的猪也没算进来。
们为舰员提供饮食、捕鼠服务,一定程度上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宗教服务和性服务( British Only)等。
以大和为例。
舰员总数2,300名,按当时日本海军编制,分为
炮术、航海、通信、内务、机关、飞行、医务、主计(财务)等八个科,
各科主官分别是炮术长,航海长,通信长,内务长,飞行长,机关长,军医长,主计长;
每个科下属若干个分队,每个分队设大尉分队长1名,少尉分队士数名;分队下设班,每个班约15人,班长为上等兵曹。
大和号临终时共设有22个分队(武藏号有21个分队,相差者为莱特湾海战后新增的高炮分队)。具体分配是:
第1分队,一号主炮塔(九四式45倍径三联装460毫米炮),
第2分队,二号主炮塔(九四式45倍径三联装460毫米炮),
第3分队,三号主炮塔(九四式40倍径三联装460毫米炮)以及火炮操作员、弹药库操作员等。
炮术长之下为负责副炮的副炮术长和负责高炮的高炮长,副炮塔分别为:
第4分队(三年式60倍径三联装155毫米炮),
第10分队(三年式60倍径三联装155毫米炮)。
高炮(左、右舷)则分别为:
第5分队(八九式B2改型40倍径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
第6分队(八九式B2改型40倍径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
第7分队(九六式25毫米机关炮),
第8分队(九六式25毫米机关炮)。
第9分队负责主炮射击管制和火控数据计算,
第10分队前面说了。
第11分队负责测距,探照灯照射,航迹测定等,
第12分队为通信科,
第13分队为航海科(操舵,航海,信号,雷达,水音侦听);
第14分队为运用分队,
第15分队为工作分队,14、15均属于内务科;
第16分队负责电机,
第17分队负责辅机(含损管、消防),
第18分队属于飞行科,
第19分队(机械),
第20(锅炉)分队,分为四个分掌区,每区负责3台锅炉和一台主机。
第21分队为医务科。
主计科为第22分队,负责掌管舰上一切经费开支,薪金发放,被服、军需品、粮食及酒保品补给,以及烹饪、理发、洗衣等庶务。
舰上最高长官为大佐舰长,战斗时在昼战或者夜战舰桥上负责指挥战斗,副舰长则在司令塔内负责损管防御。
简单说就是当时自动化程度还是低,很多地方还是依赖人的操作。这里一些,那里一些最后加起来就这么多了。
船首先得能航行,轮机舱得上人,毕竟那么多锅炉需要日夜不停的烧,还需要随时维护
鸭滑8座锅炉4个蒸汽机,想伺候好这些船上最重要的东西,每个锅炉和蒸汽机配10个人不过分吧?
船航行起来可是不停的,你总不能累死轮机舱的各位吧?而且打起来也需要损管抢修,还要考虑到有船员死亡,四班倒合情合理
轮机舱就已经400多人了
然后这条船是要出远洋的,航海组必不可少,需要领航,需要测经纬度,需要画海图定位规划航线
一班20个人可能用不了,不过也不过分吧?劳动强度没那么大,三班倒,60人不过分
然后需要指挥了吧?船长还没上船呢,船上的指挥部也得需要至少30人吧?
指挥有了,你得带通讯吧?那时候无线电通讯还在用加密摩斯码,你得有发报收报译电,而且还要时刻保持与舰队指挥官、其他各舰的联系,一个班次怎么也得30人往上吧?四班倒100多人不过分
这已经600人了,大头还没来呢
现在船可以动,不会迷航,指挥明确,通讯畅通,可这是战舰啊,武器都没人操作呢
鸭滑主炮3座炮台一共9门炮,不往细处算,每个炮台200人甚至都不一定够用
双联127高平两用副炮,10座20门每座20个人不离谱吧
4联装40mm博福斯,15座一共60门,每座10个人不离谱
20mm高炮,50门,每门炮3人一点不过分吧?
于是往少里算600+200+150+150,1100人了,这还是往少里算的,还得算上一部分预备战损每门炮富余的人员,实际上只多不少
现在,船上已经保底1700人了,这条船可以航行可以通讯可以作战
但是跑不出去,厨子后勤还没上船呢
伺候1700人呢,洗衣做饭需要多少人?刷甲板搞卫生需要多少人?200人不过分吧
还有医疗呢,这是军舰,战斗的时候伤员得有人治疗吧,50人可以吧?
还有水上飞机呢,三架飞机的飞行员加养护维修,20人不过分吧
再加点负责陆战或登船的陆战队员怎么样?一个连百十号人不过分吧?
你看,保底2000人了,战时还要额外多带船员上船防止战损之后运转率不足
人少了是真玩不转,毕竟出海之后可没条件随时补
19世纪是军舰技术大发展的时代,在世纪初期水兵们还在费力地拽着绳索驾驭风帆战舰,到中期就已经开始摆脱风力的束缚,中后期铁甲舰驰骋于大海,如此神速的技术进步还不够,在1890年,海军进入前无畏舰时代,新式舰艇对铁甲舰形成完全碾压的性能优势,那么前无畏舰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前无畏舰皇家君主号
来自三大属性的碾压
评价坦克的优劣,可以通过装甲防护、机动和火力三大属性来对比,这三点用在前无畏舰上同样能够反映出大部分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装甲防护。19世纪末,冶金技术和金属加工工艺得到长足进步,工业大国能够制造出更厚更大的防护钢板,并且新的合金技术和渗碳硬化处理技术也更加完善。
皇家君主号前无畏舰
以美国第一艘前无畏舰印第安纳级的俄勒冈号为例,它的标准排水量已经达到10288吨,相应的能用于装甲防护的吨位就增加了,该舰的防御装甲为镍钢,主装甲带最厚处457毫米,最薄处为102毫米,主炮塔正面厚432毫米,二级炮塔正面厚152毫米,司令塔四周厚254毫米,甲板厚70~76毫米。
这样的防护力,远超铁甲舰,以1894年甲午海战中硬抗炮弹而无致命伤的定远级来比,它的装甲最厚处约355毫米,舰桥约203毫米,甲板约76毫米,尽管与俄勒冈号相比差距明显,但是经历上百发炮弹的轰击仍然舰艇,可想而知其防御效果有多好,至少在当时的速射炮面前算得上是绝对防御。而前无畏舰比定远级更强的防护,能够极大的提升海战中的生存率。
卡诺号前无畏舰
在动力上差异不大,都是用蒸汽机,一般为往复式蒸汽机,不过前无畏舰锅炉技术加强,动力系统输出扭矩增加,让万吨级的前无畏舰也能跑出近20节的航速,虽说比起一些巡洋舰还是有差异,但是也不算很慢。更何况十多年后蒸汽涡轮机出现,让战列舰也具备了高航速的动力源。
火力配置是前无畏舰最大的亮点,与之前的主力铁甲舰炮塔布置不同的是,前无畏舰将主炮塔沿中轴线布置,这样可旋转的炮塔能够调整射击角度,在大部分角度上都能够以全部主炮迎敌,提升了火力密集度。同时主炮口径基本在12~14英寸之间,火炮倍径增加,射程更远,出膛速度提升,而且被帽弹等新弹种已经是标配,穿甲能力大为增强,已经具备击穿其他战舰防护装甲的能力。
布韦号前无畏舰
综合来看,当大部分型号的铁甲舰与前无畏舰遭遇的时候,基本上处于打不穿、防不住还跑不掉的尴尬局面,各国海军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手中的铁甲舰,转而装备前无畏舰。
科技改变装备
铁甲舰与前无畏舰的更迭,将工业时代技术的进步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依靠一整套工业体系进步才完成的变革,已经不是小国或者只在某个方面有强项的国家所能完成的,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无畏号战列舰
最明显的就是大清朝与日本,两者都通过引入西洋技术强大国防,然而晚清的工业建设并不完善,只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而日本则是全面进步,甲午战争之后十余年,就已经具备独立生产大型水面战舰的能力。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以科技武装起来的前无畏舰虽然在铁甲舰面前获得全面的技术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持续太久,不久后以无畏号为代表的无畏舰出现,之后则是更强的超无畏舰,这种技术的进步永不会停止。
1917年,当时正值一战焦灼时期,欧洲战事已经趋于明朗,美国决定加入协约国阵营,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完成,那就是展开征兵工作,“新兵”号(USS Recruit)战列舰就是为此而建造。
“新兵”号是一艘特别的战舰,它并不是在造船厂施工,而是在曼哈顿的公园广场上建造,是一艘用木头打造的战列舰模型,相比于战列舰尺寸有些缩小,且只展示水线以上的部分。
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展示“军威”,还具有实际的水兵训练能力,是一些户外活动的中心,召开过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会议。
“新兵”号是一艘拥有简单训练能力的前无畏舰,舰上有一名代理船长,以及另外39名官兵组成,舰上提供士兵宿舍、无线电站、监察室等基本生活设施,有一套可快速改变温度的供暖/通风系统,估计是想模拟军舰内的真实生活。
战舰在外形上高度模仿无畏舰,有两根笼式桅杆、一座指挥塔和假烟囱,包括舷窗、锚链等细节也很细致。整艘战舰长61米,宽约12米。
军舰上有武器设备,当然了,它们主要是木头制成的。三座主炮塔里总共有6门14英寸主炮,主炮塔采用前2后1的方式安装,舰体两侧有10门5英寸副炮。甲板上还有2门复制的1磅礼炮,它们才是真正能“打响”的炮。
这艘战舰作为海军的新兵招募办公室,同时向公众展示军舰的基本操作和水兵的日常生活,可以登舰访问参观,让平民熟悉庞大军舰的基本运作方式,舰上有专门的展览室。
“新兵”号是非常有效的特殊建筑,根据报道它总共为海军招募了大约25000名水兵,如果完全训练成水手可以满足十余条主力战舰的人员需求。
“新兵”号战舰在1917年9月建成,刚刚完工不久就开展了各项招待会,一时之间成为有名的地标性建筑,它在那里矗立了2年多,1920年计划将它拆解搬到康尼岛的月神公园重新组装,它的作用依然是新兵招募站。
但在拆除“新兵”号之后发现材料的运输和重新组装价格反而超过新建造一艘军舰,因此搬迁工作被搁置,相关材料可能被挪作它用,没有留下任何遗物,我们今天只能通过照片来看这艘奇特的战舰。
早期铁甲舰干脆就是风帆战舰包铜包铁,桅杆依然是重要的动力来源。
哪怕到了“勇士”号这样万吨级的铁甲舰。依然保留帆具。
同期的铁甲舰如“莫尼特”号和“弗吉尼亚”这些没有桅杆的真铁王八,是因为他们本质上是内河舰艇,没有远洋作战的能力。“莫尼特”号就毁于风浪。
套用后世流行的说法,她们并不是“舰队铁甲舰”。
然而,在风帆时代过去后,战舰依然保留桅杆的原因是多样的。
首先,如果留意的话,常常能发现这样的描述,尤其是常见于日本史料的说法“为了减少对瞭望哨的干扰,烟囱加了导流板”云云。
早期燃煤动力为主,烟尘非常巨大,而此时舰队指挥几乎完全依靠旗语信号,而巨大的烟雾往往导致后续舰艇的视野会极大的受到干扰。
“宁海”级
所以信号旗往往需要高挂。
而上面多出来的那截,是挂将旗、战旗之类的,当然还有信号灯。
比如华丽的长旒旗
据说这玩意儿有个规定“最长不得超过舰艇总长”...
桅杆矮点拖海里了...
瞭望台不放顶端,则要考虑桅杆稳性,否则你想想那么大重量放顶端,风浪里各种晃,桅杆吃不消的...
你说的那些索具,很大程度上也是考虑桅杆刚性,否则桅杆来回蠕动,对于舰艇的稳性是个巨大的威胁。
当然还有部分“绳索”,实际上是无线电天线。
1859年11月24日,一艘名为光荣号(Gloire)的战舰在法国南部的土伦港下了水,如果单从外形上,这艘在单层火炮甲板上装备了36门火炮的战舰似乎与以往的风帆战舰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整个舰体却在阳光下透露出冰冷的寒意。因为整艘战舰的两舷,自水线下约2m,直到战舰的上层甲板高度,均覆盖了一层110-120mm左右厚度的锻铁装甲,加上其60余厘米厚的木制船壳,在理论上足以抵挡当时所有海军舰炮的射击。自此,光荣号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属于铁甲舰的时代。
两舰最初均在本土作为哨戒舰,蝎号随即在1866-68年间经历了一次改造,艏艉楼之间增设了飞桥,并更改为了双桅纵帆,之后便被调往百慕大地群岛,一直服役到了1899年方才退役。1901年蝎号被作为靶舰击沉,次年打捞后拆解;飞龙号则在本土服役到了1880年,而后远调香港,直至1904年方才退役,于1922年被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