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时代,这些站在了顶峰上的一小部分人已经将能够得到的东西都得到了,金钱、女人以及权利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反而是为这个时代留下一些惊世骇俗的创举,青史留名才是他们现在这个阶段所追求的。
就比如说高高在上的帝王李世民也不能免俗,玄武门之变,他心中虽然不后悔,但事后民间留言,世家诋毁以及史书上的记载那都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不然他也不会上位之后妥善安置太上皇,只要不过分的要求全部满足,甚至对昔日太子、太上皇的旧臣都是宽容以待,以至于朝堂之中势力交杂,错综复杂。
而跟着李世民一起另类造反的各位大臣们也是一样,他们几个的出身都不凡,都出身于新兴贵族,不缺钱、不缺权、不缺女人,但享受够了生活,觉得心中依旧有所抱负的官员们就开始了追求那虚无缥缈的名声。
名声这个东西,从来都是虚拟飘渺,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从建功立业,创下不朽功劳这方面出发。
玄武门之变虽然旷世千古,但这个名声并不是正面的,没见李世民都将这件事视为自身的污点了吗。
陛下如此,官员们自然也是如此,如果要名传千古,他们就一定要创下比玄武门更加惊世骇俗的功劳,想来想去,开创一个盛世好像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长孙安业就是捉住了这些人这么一个想法,而自己对李世民所说的盛世之法对于这些深受玄武门之变危害的君臣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他也相当清楚,这可是现成,而且有很大概念能够实现的巨大功劳。
而且,按着长孙安业对这些人的了解,大唐之所以会成为华夏历史这棵大树的璀璨明珠,长孙安业觉得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这些人心里憋着一口气,想要将玄武门的污点给压制下去,搞出了不少的大事。那什么干突厥、干薛延陀、干吐蕃、干高句丽、干西域,这么一圈打下来,不仅打出了大唐的威名,更是为以后的大唐盛世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贞观之治的到来,可以说是让李世民深深吐出一口郁气,加上陛下的手段,对于玄武门的静默不语,史官们也不是那么不通情识务,那是在史书中将贞观之治夸了又夸,成功扭转了后人对于李世民的印象。
现在长孙安业就不一样了,不需要大举发动战争就可以平稳地进入盛世,就算是真的需要研究,那付出的代价也没有发动一场场路途遥远的战役耗资多,不要说皇家支持了,就算是世家都能掏这笔钱出来坚决支持。
长孙安业最近很是安静,他前段时间抛下的东西实在是太过核爆,整个智囊团都被他所呈上去的流程所指使的团团转,也没有人关注长孙安业最近的咸鱼途径。
每日除去到工部衙门点个到,再看一下手下之人的做工进度,勉励几句,在画几个大饼之后,长孙安业就遛遛哒地背着个手返回府中躺尸。
“长孙大人,陛下请您进宫议事!”
这天,长孙安业还准备就像之前一样溜达回家,可没想刚出门,远远地长孙安业就被一道熟悉的尖锐声线给叫住,定睛一看,好吧,原来还是上次的那个小公公。
不过这人说啥?议事?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发展到了进宫议事的地位了?这人怕不是再坑自己吧。
长孙安业有些怀疑,但这人的太监身份又是真的,宫里应该不会有这么胆大,假传圣命吧。
“陛下!”
“来,刚听克明汇报,你所说的海盐、石盐已经研制出来了,经过死刑犯的品尝,并没有什么危害,看来这是成功了。”
哦,原来是有了成果了啊,不过也差不多了,不过就是简单的处理手段,花费最多的反而是时间,这十几天的忙碌,第一批也是应该制出来了。
“那臣就在此恭喜陛下了!”
李世民的心情很好,长孙安业自然深知彩虹屁的适时。
稍等一会儿,杜如晦与长孙无忌两人就被带着进入了宫殿,房玄龄与魏征两人也紧赶慢赶地来到两仪殿。
人员到齐,议事自然就拉开了序幕,六人在场,并没有朝堂之上的威严肃穆,反而更加的随意和谐。
“怎么样?”
李世民没有看到具体的汇报,虽有口头汇报,但书面上的具体数据始终没有看到,他现在的心里忐忑不安,眼睛里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