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港一期框架已经完成建设。
剩下的内部设备安装,将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内完成。
“3.5米口径天基光学望远镜,已经初步完成了研发工作,光机所的人正准备攻克制造方面的难关。”
秘书看着笔记本上的各种记要,向张星扬汇报道。
“天基光学望远镜的制造,应当是有不少的技术难点。”
张星扬从如山一般高的文件堆之中抬起头来。
目光炯炯有神说道:
“不用特别催促他们,只要能够在五年内完成,就可以了。”
大口径天基望远镜,用来对宇宙深空进行观测。
在这之前最为出名的,就是哈勃望远镜。
国内在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方面,技术实力比较薄弱。
所以张星扬也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研制工作。
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大尺寸的镜面。
3.5米的反射镜,最少需要两年的时间,来进行仔细打磨。
“除了这件事外,最近还有什么需要我关注的事情吗?”
张星扬揉了揉自己的眼睛问道。
他的身体比一般的科研人员要好上很多,但是在长久的饱和工作状况下。
也时常出现疲惫感。
“用于月面物质运输的电磁加速装置大模型,下周将要正式开工。”
“他们希望您能够去看看。”
秘书连忙翻着笔记本说道。
电磁加速装置的设计很简单,建设起来也并不复杂。
它和电磁武器的原理基本相同。
同样也有数种不同的结构。
目前国内采用的是结构最为简单的线圈式电磁加速装置。
在这之前,制约电磁武器、电磁装置等发展的因素。
主要是能源问题。
传统的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等等,很难在瞬间产生极强的电流。
而氢氧爆炸发动机,虽然能够产生较强的电流。
但是持续输出时间却非常短。
只适合激光武器这种需要短时高输出的武器。
在攻克了钍基熔盐反应堆之后。
国内的电磁武器,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极佳的发展条件。
电磁加速轨道大模型的建设,就是建立在这种情况之下。
虽然搞定了核心的能源问题。
但是电磁加速轨道本身还是有一大堆需要攻关的技术难点。
比如,分段式轨道对齐技术。
太空之中不像地面,失去了地球重力的束缚。
一点点轻微的扰动,都能够让轨道出现偏差。
而轨道偏差之后。
原本在加速筒之内,处于居中位置的加速物体。
将会出现偏转。
最终直接击穿加速筒薄薄的一层金属壁。
“具体是什么时间?”
张星扬翻开自己的工作记录本问道。
“下周二的上午九点。”
秘书回答说道:“到时候登月计划的总师欧阳远先生,也想要和您聊聊。”
国内的登月计划,起步时间实际上非常晚。
因为载人航天技术突破较晚。
实际上,国内一直到嫦娥计划创立时。
才明确地提出,要将航天员送到月球上。
在这之中,张星扬的意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数年之间,龙国制造的探月器玉兔号。
已经在月表行走超过50公里,探测了一大片从未有探测器进行过探测的区域。
并且在一年之前的嫦娥五号,首次实现了采样返回。
从月表采集到了数公斤来源丰富的月岩样品。
他们有些是来自于陨石撞击坑之内的尘埃。
有些则是钻探取出的岩芯。
电磁加速轨道大模型的建设地点,被定在华东平原的一座小城。
这里远离国内的各大地震带。
上一次有记录的地震,甚至要追溯到八十年之前。
“张院长,好久不见。”
开工现场,面色红润的欧阳远向张星扬打招呼说道。
“好久不见。”
张星扬主动伸出手,和对方握手。
两人在很久之前的嫦娥计划刚刚立项的时候,就认识了。
当时,张星扬负责重型火箭和登月器方面的研究工作。
而欧阳远作为行星地质学方面的学者,和张星扬打过几次交道。
“最近我可总是在各大媒体上见到你,哈哈。”
欧阳远笑了几声说道。
“尤其是星港完成基础建设以来,无论海内外,都在大范围讨论它对于人类的意义。”
星港的建设成功,大大提升了国民的自信。
代表着过去二三科技强国霸占太空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
接下来是以龙国为首的后发国家的太空时代。
“这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工作。”
张星扬谦虚地说道。
当然,他说的也不是假话。
如果不是国内千千万万为星港建设付出努力的各行各业工作者。
单单靠张星扬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建设出这样一座太空奇迹。
如果他不是身在这个国家,而是在其他国家。
即使是在科技更加发达的国家,都无法完成这样一座奇迹建筑
这是属于龙国的太空奇迹。
也是属于全体国民的太空奇迹。
“关于载人登月计划,张院长怎么看?”
稍微寒暄了几句之后,欧阳远问道。
这也是他这一次专门赶过来,和张星扬见面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在登月问题上,获得张星扬的全力支持。
国内目前关于登月,分成两种想法。
第一种自然是我们的技术、经济水平已经能够支持我们进行载人登月。
第二种则是持有相反意见。
“我认为,我们目前仅仅具备将少量人员短时间送上月球的实力。”
张星扬看了看远处还是一片平原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