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常年镇守北平,应当知晓为何我大明封地分布多以北方为主。”
“自然知晓,北方多战乱,蒙古未灭,而南方皆已初定,边塞九王自然驻守北方之地。”
“殿下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这时楚枭摇了摇头,说话间他在桌子上并排摆放了三根筷子。
“殿下且看,就以这三根筷子来做比较,最北边的筷子我们就将它比作长城,这道防线分别驻扎着哪些藩王,殿下应该很清楚吧?”
闻言,朱棣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道:“分别是肃王、庆王、晋王、代王、谷王、宁王、辽王、秦王,还有本王共九大塞王驻守。”
“等等...先生的意思是说?!”
朱棣下意识的看向另外两根筷子,他立刻就意识到了这种分封排列有猫腻。
把第一根筷子比作长城,那么第二道筷子就是黄河,周遭分别驻扎了实力稍弱一些的周王、鲁王和齐王,而第三根筷子则分布着实力更弱一些的蜀王、湘王和楚王。
如此一来,三道防线足以扼守大明京城,足以抵抗北元入侵。
但相对的,实力最强的藩王也都被安排在长城下,若有藩王造反也必然会出现在这些藩王中,而他也同样要和北元大军一样在这三根筷子的阻挡下功败垂成。
“看来,殿下已经明白了。”
就在这时,眼看朱棣目光中透露出震惊且兴奋的神色,楚枭继续说道:“这三道天险本来能依靠山水易守难攻,除了能抵抗北元之外,后两道防线内的藩王若由朝廷直接管辖,也可遏制九大塞王。”
“同时第三道防线实力最弱,除了最好被朝廷管控之外,也可做监督第二道防线的工具,而第二道防线上的诸王就等于起了平衡朝廷与九大塞王的中间人。”
“不夸张的说,洪武帝确实是当世少有的战略枭雄,虽然碍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也只能做到以山溪之险固国,但朱允炆若不自毁长城殿下还就真的毫无胜算可言。”
三道防线,遏制九大塞王!
一时间,楚枭的话让朱棣不由得冷汗直流,他更加为朱元璋的心机而感到惊惧道:“原来分封制从一开始,就是父皇为了遏制我们九人的?!”
只要朱允炆按照朱元璋留下的保护机制去做,大明诸王就只能一个个等着被削。
他想逆风翻盘,也简直是痴人说梦。
原本朱棣还以为楚枭不过是个投奔他的谋士,可终于在听到这番话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太小看对方了!
楚枭不仅直接指出了他都没看破的保护伞,更是在他爹的布局之下,提前预测到了朱允炆继位削藩后将会发生的惊天逆转!
这份雄才、心性,绝非常人可比!
得楚枭此人,犹如得昔日助汉高祖造龙之士!
一时间,朱棣心中忍不住澎湃起来,若之前他还认为自己的胜算寥寥无几,可现在却忍不住意气风发。
他唰的一声站起身,目光中斗志重燃!
凭什么所有好的都留给朱允炆,他朱棣为何就不能登基坐殿?!
按照楚枭的预判,皇帝虽然给朱允炆留下了双重保险,可朱允炆一定会自毁长城!
楚枭的话更是让他明白了,朱允炆既然选择以周王等人入手,就等于已经拆毁了监视黄河防线的工具,而随着诸王被废必然会让众多藩王心生不满。
到时候,这些原本用来遏制九大塞王的防线,反而会为他大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