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之数,还请户部尚书汪大人禀报。”
听到首辅大人点到户部,汪应蛟立刻从朝班中走出,先对高坐明台的太子爷一拜,而后开口回禀道:“禀殿下,京中百官之俸禄,已经五月未发。”
“百官困顿,不少六七品官员,需典当家中之物,才能保家中老小口腹之食。”
百官开不出俸禄,早就不是稀奇事,从正德年间就时常发生,朱由校早就见怪不怪了。
“王安,从内帑调银二十万两,转运到户部,分配百官之手。”
银子放到厂库中,它连石头都不如,运输大队长的银弹攻势,在大明应该是无人能敌。
群臣听到太子爷主动从内帑中掏钱资助百官,也是很开心,齐声高呼太子圣明。
朱由校也满意地点点头,之后目光投向首辅方从哲,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大行皇帝龙御归天,宣告天下臣民。”
“各地诸王,照例进京服丧。”
“大行皇帝的国丧,由首辅和大行皇帝亲自任命的顾命大臣杨先生共同主持。”
“礼部尽快选出大行皇帝之寿宫,莫让大行皇帝九泉下难安。”
“内阁,礼部,司礼监,百官也要尽快议出大行皇帝之谥号。”
方从哲,杨涟,以及礼部尚书孙慎行,赶紧出列领命。
朝廷不怕大事,因为大事早有成例,只需要按部就班即可,又议了几件关于国丧要事,留了诸内阁大臣,六部尚书,杨涟就宣布退朝。
百官退出文华殿,各自回家准备素服,乌纱帽,准备明日去内府跪接遗诏,还要在各自里面进行斋宿,还要在规定时间,去乾清宫哭丧。
宫内大鼎也升起了黑烟,对外宣告,天子驾崩。
方从哲跟阁员韩爌,次辅刘一燝,还有商议了几句,便跪在地上,请太子九月初六登基为天子。
朱由校眉头紧皱,太子登上大位,大多都在国丧二十七日之后,而现已经八月底了,还有不到九天,就举行登基大典,于礼不合,容易让人诟病。
方从哲见太子面露迟疑,心里也有点着急,一个月之内,接连驾崩两位天子,人心浮动,现在需要早定大宝,绝了乱臣贼子的瞎想,才是正道。
这时候得事急从权,方从哲,杨涟等大臣又跪在地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了起来。
朱由校见内阁大臣意见相同,也就不再犹豫,同意了九月初六,登基为帝。
这时的乾清宫已经变成了丧所,需要等到二十七日之后,才会挪到几筵殿。
况且大行皇帝登基才一个月,工部根本没有营建寿宫帝陵,需要停灵时间就需要更久了。
身为太子,就不好再进内宫,即便后宫嫔妃都已经让慎刑司全都赐自尽了。
朱由校折腾了一天,早就乏累不堪,一直强打起精神撑着,韩爌也看出了太子爷劳累,就扯了一下方从哲,示意他可以跪安了。
方从哲一下就反应过来,便带着阁员,六部尚书退下了,太子爷能休息,但他们不行,不管是大行皇帝寿宫,还是九日之后的登基大典,都需要内阁处理。
朱由校见群臣已经离开,便对一旁的众人吩咐道:“今晚夜宿西苑,张文元你为西苑总管,先去万寿宫,调西暖阁旧人为万寿宫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