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缓缓散尽,映入周瑜眼中的是一个可容近十人通过的一个大缺口,广陵县城南门西侧那一段城墙终于坍塌了。
周瑜和陈端的嘴角都露出了兴奋之色,这北伐广陵的头功到手了,只见周瑜一把抽出自己腰间的宝剑,厉声喝道:“进攻!”
他的命令对于等待已久的两千精锐士卒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他们的大刀早就饥渴难耐了,随即这批人马便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带头冲向了那个缺口。
每一伍士卒都形成一个小阵型,中间三人是长矛手,两侧之人则是刀盾手,这样的小阵型,有利于城中混战,在进攻和防御两方面都处于相对最优解。
曹将看着那坍塌的城墙,还有不远处正在冲来的大批士卒,心中复杂异常,有些沉重,有些解脱,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难言滋味。
回头再看了一眼那些眼神中充满了惊慌的士卒,曹将拔出了腰间的环首刀,他对身边的几个亲兵厉声喝道:“跟我上。”
那几个亲兵闻言,相视一眼,纷纷点头,各自手持着武器,面色坚毅的跟着曹将向缺口冲去,寥寥四五人堵住了那个缺口,稀稀拉拉的,在如潮水般的江东军精锐士卒面前,他们只会被杀死,甚至被踏成肉泥。
广陵县城终于被攻破了,仅仅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付出的代价也不过是千余士卒的伤亡和一共四架投石机坏掉而已,这代价完全出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周瑜笑了,笑得很开心,他有理由这般开心,因为他清楚的明白,在江东利益集团中,有不少人都看不上自己,认为他今天的地位,不过是凭借着他是孙策的挚友这个身份而已。
太史慈虽然与他同一辈,但是其是领兵投靠孙策,之后还不断立下功勋,能得到孙策的重用倒是合情合理。
而周瑜不同,虽然自孙策起兵以来,他也立过不少功,但终究缺乏了一些大功劳,撑起来他的江北都督之职,如今孙策北伐广陵,周瑜一日半攻克广陵县,这北伐首功,非其莫属。
“想必多少能够堵住一些人的嘴吧。”周瑜喃喃自语道。
声音很低,连他身旁的陈端都没听到,当然,周瑜也明白,不遭人嫉是庸才,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他只需要不断用战功来证明自己,来证明孙策的眼光没有错。
就目前来看,周瑜确实没让孙策失望,当孙策在一日之后,得知周瑜攻下了广陵县城,心中不由得大喜,立马让功曹为周瑜和陈端记功。
在知道了曹将率众死战的事情后,孙策不禁有些唏嘘,沉默了良久之后,孙策终于还是让人将曹将厚葬于广陵城外。
广陵县一日半被克,是许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从广陵郡的陈登到孙策都有些惊讶,孙策是高兴的惊讶,陈登则是满满的惊愕。
三日后,孙策领大军至广陵县,而带着支援自高邮县赶来救援曹将的陈登,恰好刚刚赶到高邮县与广陵县中间的一处小镇。
已经得到消息的陈登有些惊愕,更多的则是有些措手不及,周瑜的速度太快了,一日半克广陵县城,这在陈登看来实在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不过他现在可没有空去思考为什么有三千士卒驻守的广陵县会如此迅速的被攻克,摆在陈登面前的问题是他该何去何从?
立刻退守高邮县是目前最为保险的选择,有高邮城墙为依靠,总比在这荒郊野外的镇子里安全些,可是广陵县城不过一日半便被攻克,不比广陵县城坚的高邮县又能撑得过多久呢?
陈登在思考对策,而孙策也在思考对策,陈登在军事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建安四年,孙策攻下皖城后主动向徐州陈登部发难,派孙权跨江进攻陈登所守匡琦城。
敌军十倍于陈登守军,陈登镇静自若,命将士们严阵以待,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陈登登上城楼,仔细观察敌军,认为可以出击,突然打开城门,将士们如下山猛虎,奋勇杀出,向敌阵冲去。
孙权所部猝不及防,被陈登军冲乱,溃不成军,失去指挥,陈登亲自擂鼓,将士奋勇冲杀,孙权军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陈登取得全面胜利。
不久,孙权率大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广陵郡,陈登一面向曹操告急,一面做好应敌准备,他暗中命人在救兵来援的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然后乘夜点燃,光照远近。
孙权军发现后,误以为救军已到,十分惊恐。陈登见时机已到,亲率大军出击,一举击溃孙权军,再次取得了保卫广陵的胜利。
这两次陈登大败孙权,从某种程度上说,孙权是以自己的屡次失败来反衬出陈登在军事上的造诣。
从军事角度来讲,这两次大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第一次战败,孙权轻敌无备,狂妄自大,犯了兵家大忌;第二次战败,孙权又变得胆小如鼠,不明敌情。
两次战败,孙权的色厉内荏暴露无遗,孙策当然与孙权不同,他明白要在战略山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可是当年***指挥作战的心得之一,也是孙策始终遵循的作战策略。
对于陈登,孙策在战略上还是比较重视的,毕竟历史中记载的两次战役是实打实的,虽说主因在于孙权在军事上的无能,但陈登在军事上有一定造诣也是不可否认的。
广陵县内,县衙中,孙策高居堂上,看着堂中诸臣,微微一笑,轻抿了一口杯中的清茶,缓缓开口说道:“诸位,对于这广陵郡太守陈登有何看法,说说吧。”
孙策首先将目光看向了周瑜,毕竟周瑜久居江夏,对于江北之事要熟悉一些。
周瑜略微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回禀主公,据属下所知,陈登此人性格沉静,智谋过人,允文允武。其人虽为文官,却于军事上颇有造诣,上任不久就收服了广陵郡内的一支盗匪武装,化为己用。”
孙策点了点头,周瑜的评价与他记忆中的陈登其人很吻合。
“公瑾,可有何计策能对付陈登?”孙策开口问道。
“陈登为人谨慎且多智,用计行险恐怕难以成功。”周瑜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以属下之间,唯有正面对敌,以大军稳扎稳打,以实力碾压对方,方为上策。”
孙策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法正。
“孝直,你有什么看法?”孙策开口问道。
法正想了想,开口说道:“回禀主公,属下以为周都督所言甚是,陈登如今救援不及,我军实力远超对方,如今他只能退守高邮县,而我军有投石机,破城易耳。”
事实也正如法正所料,陈登没有考虑多久便决定退守高邮县,曹将有坚城尚不能守,更何况野战?所以,兵少且无险可守的陈登,退守高邮县是一个理智的决定,至于如何守下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孙策听闻法正也如此之说,也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吕范听令。”孙策轻声说道。
“属下在。”吕范闻之一喜,起身拱手应诺。
“命你率本部攻克海陵县,暂且驻守海陵。”孙策知道吕岱是海陵县人,因而有此命令。
“属下遵命。”吕岱大喜,高声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