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这边刚刚收起锦囊,然后见连续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军报。
“报!魏军异动,意图渡河!”
“报!魏延将军率军前去阻挡!”
“报!后军开拔,杨长史下令撤军!”
“报!魏延将军撤了下来,朝后军方向追去!”
姜维听着接踵而至的军情,脸一片铁青,大骂道:“混账东西!”
按照诸葛亮的遗命,杨仪率领后军撤退,而魏延负责断后,姜维次之。
魏延带着两万先锋断后,姜维手中则有一万中军,负责在魏延身后接应,确保断后的魏延以及先锋都能安全撤下来。
最后,追后军的杨仪,八万蜀军一起撤回汉中。
“将军,咱们该怎么办?”副将也有些着急,找这么胡来下去,大军说不得会有崩盘的危险。
“顶去!”姜维当机立断。
“可咱们只有一万人,而且魏军分作三路渡河,咱们根本拦不住啊!”副将忧心忡忡道。
“那也得顶去!”姜维大声道:“魏延不顾大局,咱们不能不管不顾!”
“兵力有限也得给大军争取撤退时间,兵分三路前去骚扰,延误一会儿是一会儿。”
魏延的两万大军分作三路,尚且无力阻拦魏军渡河,姜维这一万人分作三路更不行。
姜维其实压根就没指望能拦住魏军,报的希望就是拖延一下魏军渡河,给主力大军争取一些时间。
倘若魏延和杨仪二人都能带着麾下撤回汉中,哪怕损失一万兵力,对于蜀汉而言勉强也能接受,不至于太过伤筋动骨。
但姜维同样不想这一万将士枉死,丞相早就部署好撤军事宜,倘若因为极个别将领的原因导致他们死去,这同样不是姜维愿意看到的事情。
心中快速思索起来,姜维再度下令道:“来人呐,去把军中的工匠都给我喊来!”
“喏。”
随着姜维的命令下达,一万大军兵分三路,前去堵截魏军的渡河部队。
此刻魏军还没完成浮桥的搭建,才刚刚完成一半,姜维麾下赶来后,就开始伺机朝着魏军射箭。
由于人数太少,箭雨稀稀拉拉,无法阻止魏军的稳步推进。
但魏军需要顶着箭雨搭桥、渡河,这无疑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不少难度,速度不由就慢了下来。
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天时不时往下掉东西,任谁也无法专心工作。
更何况掉下来的还是能要人性命的箭矢,魏军时不时就会心虚地抬头往天看,看看有没有箭矢落下,工作效率慢下来也实属正常。
司马懿并没有再做出改变,河肯定是要渡,不能因为有人骚扰就停下。
而且魏蜀双方心中都清楚,拦不住,根本拦不住,魏军迟早是要渡过渭水。
尽人事,听天命,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这就是蜀军将士的想法。
...
南谷口。
褒斜道又名南谷,所谓的南谷口,也就是进入褒斜道的入口。
进入谷口,穿越秦岭,就能顺利回到汉中。
此时此刻,魏延带着两万先锋军就堵在这里。
没错,先走的杨仪还没抵达,反倒是距离更远的魏延率先抵达此处。
一方面是杨仪的军队更多,魏延的军队相对较少,自然兵少的行军速度快。
另一方面则是带兵经验问题,魏延用兵的水准可比杨仪这个文官高多了。
故而才能在出发晚、距离远的情况下,反而先一步抵达南谷口。
魏延让两万大军在此驻扎,杨仪想要过去就绕不开魏延。
等候了小半天时间,坐在马背的魏延遥遥望到大军,当即拨马来到阵前。
“杨仪狗贼,出来回话!”魏延提刀指着对面大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