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他,体会到两位师傅的震撼、尴尬和羞恼。
从小的教诲告诉朱祁钰,圣人的书不能这样解析。但太子的话合情合理,引用的又是孔圣人最经典的著作,一字不差,直接从字面上解释,完全说得过去。
可是却让人觉得无比别扭。
朱祁钰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范师傅、王师傅。
唉,对于从小熟读朱子理学,把朱子集注视为天条的两位老夫子,当然是又气又羞又恼!
朱祁钰沉默了一会,问道:“仅因为此事,就与师傅们发生争执?”
“当然还有其它事。”见到父皇语气松缓,朱见济的气势立即上来了。
“《孟子.离娄上》有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范师傅说,嫂溺叔援当可,但是嫂子被救之后,为证自清,当自尽。毕竟生死事小,失节事大。”
“儿臣不服,问道,朝中大臣有被弹劾不忠不孝,有失大节的,为了自证清白,为何不自尽?生死事小,名节事大。于是范师傅就呵斥儿臣,说儿臣此言是邪说歪理。”
“当时儿臣就恼了,反驳道,你说是邪说歪理就是邪说歪理,莫非你是孔圣人?范师傅气得不说话了,王师傅就上前指责儿臣...儿臣自然就要反驳。他几句话下来说不过儿臣,就坐在地上撒泼。我讥笑他是王门泼妇,他哭得更厉害了...”
朱祁钰顿时觉得头大。
他万万没有想到,两位饱学之士,居然争辩不过六七岁的孩童,到底是济儿十分聪慧,还是他的“师傅”过于妖孽。
但是师道体面,还是要维持的。
朱祁钰带着些许指责的语气说道:“两位师傅,是你的授学师傅。你当要尊师重道,虽为太子,但不可失学生之礼。”
朱见济却趁机奋起,振臂大呼:“朱子有云:‘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天理即真理,人欲即虚名假礼。儿臣为求真理,与师傅争辩,一起去暗求明,就是最好的尊师重道。”
“儿臣身为太子,一国储君,当为表率,更要遵循圣人教诲,孜孜不倦求真理。两位师傅如心中有圣人教诲,有追求真理的执念,何惧儿臣学生的质疑和争论?父皇,儿臣敬吾师,但是更敬真理!”
看着慷慨激昂,化为大明愤青的太子,朱祁钰目瞪口呆。
范师傅和王师傅浑身颤抖不已,脸色先青后紫,最后变得黑红色,两人异口同声道:“臣学识浅薄,不足以教诲太子,臣等请辞!”
坐在步辇上的朱祁钰心神不定。
他不大清楚,太子与两位师傅的这番争执,传出去后在士林儒学中,会引起多大的轰动。但他心里笃定,那些文臣士子们不会掀起太大的波浪。
四五十岁的名儒,被六七岁的孩童驳得撒泼请辞,说出去谁没脸?
这些家伙最在意的就是虚名,最好的就是面子。只是后续,再请谁做太子的师傅?
陈循、高谷、王文、于谦?
嗯,不行,他们忙于国事,抽不出身来。而且东宫师傅,在将来是要派大用场,他们几位,年纪偏大了些。
找些年轻俊杰?
朱祁钰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朱见济坐在后面的步辇上,得意洋洋地四下张望,仿佛是紫禁城第二靓的崽。
“王诚,”朱祁钰轻声问道,“你说酆老夫子教了深儿些什么?”
“回皇爷的话,小的不知。酆老夫子一直在仁寿宫偏殿里教授沂王殿下。”王诚低声答道。
“仁寿宫...确实不好打听啊。朕也想听听...”
...
门达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古大力。
古大力似乎察觉到什么,抬起头四下张望。门达一个激灵,连忙往后面一退,完全消失在窗户后面。
古大力四下看了看,没有发现异常,正要继续走,却被人撞了一下,起初不经意,随即顺手一摸,脸色突变,转身呵斥道:“小贼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