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王冠武到了南化后第二年就评上了副教授,但从那以后,他开始坐起了冷板凳,评教授更是遥遥无期。
不是他不努力,更不是他能力不行,而是没有成果。
为什么没有成果?
因为申请不到课题。
为什么申请不到课题?
因为这两年国家财政困难,把科研经费砍了一大半,南化学院只是省内一所普通高校,每年科研经费拨款只有区区几百万块钱。
僧多粥少,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他的研究方向并非南化的重点学科,他也不是南化的重点扶植发展对象。
一些文科专业你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抽着烟,喝着茶,翻翻书,吹吹牛就能把课题给搞出来。
但理工科跟文科不一样,需要做实验,需要生产实践,这些都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而且投入的不是小数目,做一次实验光买原材料就要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块钱,大部分老师的工资都没这么高。
所以,只能申请科研经费。
申请不到课题就没有研究经费,没有研究经费,就算有好的研究方向也没钱开展研究。
于是就陷入了“没研究成果——申请不到课题——没科研经费——没有研究成果”的恶性循环中。
王冠武现在只能给学生上上课,帮别人干点杂活。
刚开始,他觉得坐冷板凳就坐冷板凳吧,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机会总会有的。
但这两年,身边很多同事变着花样搞钱,搞自费大专班,代培大专班,办实体、开公司、搞服务,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创收活动出现在校园里。
不少人不仅赚到了钱,而且职称也评上去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人比人气死人,他的心态终于发生了变化。
但又碍于面子,始终放不下身段去主动找项目。
这次如果不是陈骏中陈老师主动介绍,他还真迈不出这一步来。
“一笔两万块钱,签委托研究协议,走你们南化的账。
剩下的一万,等专利申请下来后直接给你现金。”
本来丁志远可以直接给王冠武三万块钱,相当于王冠武用学校的设备、仪器接私活。
不过毕竟第一次合作,保险起见,丁志远还是觉得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合作比较好。
如果通过学校签订委托研究协议,那么就得走学校的帐。
这种方式对丁志远而言没什么影响,只需要把钱打到南化财务账上,但对王冠武来说就非常麻烦了。
王冠武如需使用经费,要么先向学校财务处申请借款,事后拿着发票去冲账,要么先自己垫钱,再拿发票去报销。
此外,学校还要扣除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少则两三个点,多则五六个点。
最麻烦的是,这些钱名义上是你的,但你却不能自由支配。
比如想改善一下生活,给自己添置一台电视机,如果你拿着买电视机的发票去报销,肯定会被退回来。
这种情况只能走劳务费,但劳务费也不是你想定多少就定多少,一般不超过研究经费总额的20%,而且需要落到具体人头上。
总之,如果走学校账,光报销就能让你脱一层皮。
丁志远上辈子在学校里呆了几年,对这里面的门道儿不要太熟悉。
两万块钱走南化财务的账,相当于南化出面做担保,这是给他自己上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