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从面前的桌案上,拿出了一份数日以前就放在此处的奏章。
拿在手中晃了晃,轻声说道:“这是一份儿从陕西传上来的奏章,它已经等你多时了”
徐应元很有眼色的将奏章接过,移动着脚步交给了孙传庭。
孙传庭好奇的连忙摊开一看,很想看看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奏章,值得陛下如此重视,还专门派人唤他尽快入京。
甚至还让陛下说出‘它已经等你多时了’这样的话来。
可当他看到这详细奏章后,才发现似乎是他自己想太多了。
因为上面的内容就只是说,在陕西澄城,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
也就是说,有一个名叫王二的头头,带着数百人欲闹起义,看样子还要打入县城杀县令呢。
于是孙传庭就显得很是迷惑了,数百人这般的叛乱规模,自大明开朝以来就时有发生,反正最后都折腾不了两下,也就见怪不怪了。
那么为什么像这种时常就会发生的事情,却值得陛下如此重视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蹊跷呢。
反正他能确定的是,陛下不可能平白无故的将此奏章拿出来。
只不过可惜的是,在他看了三五遍后,依然没有看出其他的问题。
他本想抬头询问陛下,可等他刚刚抬起头来,就看见陛下那双深邃的眼神时,
他便明白,陛下这是一定要让他看出其中的奥秘来呀。
于是文华殿内,除了众人沉重的呼吸声以外,再无其他声响。
不知何时,孙传庭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丝丝冷汗。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早听说陕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连年发生灾荒,天气久旱不雨,草木枯焦,赤地千里,饥民外逃,饿殍遍野。
在天启五年的时候,饥民迫急,人人迁怒,欲反官豪,以求生路。
而天启七年,也就是今年,又听说饥荒更加严重,加之疫病流行,百姓死毙愈多。
“草木尽,人相食”,百姓“皮骨已尽,救死不瞻”。
这一刻,孙传庭忽然什么都想明白了。
原来陛下的意思是,这王二欲起义造反事小,但灾荒事大。
若是朝廷还不大力赈灾的话,那么将来就会有无数个王二出现。
到时的农民起义可就不再是小事了,说不定将来还会搅得整个陕西地区都不安稳。
孙传庭的眼神瞬时变得坚定,看向陛下正色道:“陛下之意可是赈陕西之灾?”
朱由检听后,便愉快的笑了起来。
这个问题很难吗?
其实一点儿也不难,但凡有点儿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
当前陕西北部地区所出现的情况,就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若是依旧放任不管的话,大规模起义叛乱也将是必然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却没有人管呢,难道是因为朝廷诸公都看不出来吗。
当然不是,仅仅只是因为与他们自身关系不大,大多数人都抱着一种能管就管、管不了就交给别人管的心态。
如此下去,以致于局面在不断恶化,最终成为了插入大明心脏的一把利刃。
朱由检随即问道:“若此事交由你来总督,你认为当如何赈陕西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