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美把办报纸的想法说了以后,王安石当即觉得不错,曾巩倒是没有多大感觉。
曹秀才是什么都他妈的觉得有意思,于是在陈世美的要求下,
王安石成为了大宋日报总编辑部主任,曾巩成副主任,卢兴生版面主编,曹秀才负责校对,然后还花钱请来了几个落榜的秀才,
其实就是读过书,参加过州试,但没有考上举人的人,说秀才是抬举的他们了,因为他们是没有功名的,这个时候读过书的都可以叫秀才,但能参加过州考,就算落榜了,还是算有点水平的。
大概七八个秀才一起做编辑协助,而陈世美自己则做总编辑,也没有白让他们干,王安石和曾巩开工资,一天大概500文,算是高工资了,曹秀才和卢兴生300文,其他的协助编辑200文一天,
其实,王安石他们都是官二代,一般不差钱,也就陈世美名气大,是驸马,有才华,和他们相处不错,他们才愿意干。
他们开始以为只是做一件普通的事情,是陈世美的一时兴起,可哪里知道这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会深刻影响大宋,甚至整个世界的发展。
这就像是一个人十三四岁的夏天,在路上捡到一支真枪,因为年少无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他认为自己开了空枪,
后来他30岁,或者更老,走在路上,听到背后有隐隐约约的风声,他停下来,回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
年轻的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站在三岔路口,你还以为那只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却想不到这个选择会在未来正中你的眉心,看似平常的决定早已成为煽动翅膀的蝴蝶。
人选已经有了,接下来的事情是极其简单的,找个印刷厂,陈世美大手一挥,直接买一个,然后开个店,他直接把开封银行招牌换成了大宋日报总部,简单直接。
随后是打招呼,这报纸不是想发就发的,得给朝廷通报一下,让他们大致审核一下,他可是驸马呀,开封的名人,晏公都赞赏的作词家,自然是一路绿灯,一天就办好了。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自古如此嘛。为何会这样?
因为呀,华夏就是人情社会。在现代,很多人讨厌这样的关系,但不可否认,自古如此,无论怎么讨厌,它依然存在。
集团老总喜欢把个别亲戚带进公司,俗称走后门,可能有人看不起,但眼中其实是羡慕的,
更有甚至,变成一种官官相护的为官之道,随即是互相送礼行贿的社会风气……
自古如此,从来这样,便是对的吗?
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只是有些人有点走火入魔了,华夏是人情社会不假,但不可超越道德和法律。
我们是以夫妻情、手足情、君臣之情、同僚之情等多种情与礼仪规范构筑和谐社会,
从而实现家国天下,这是华夏文明千百年来团结稳定不断复兴、稳定发展动力和源泉。
正常的走亲戚,送礼,看望朋友,在合乎规范的条件下帮忙,是无可厚非的……
陈世美是想过走后门的,不正经的那种后门,只是还没有来得及呀,丫鬟红花和绿柳也不愿意,化龙走蛟,背入旱道……
有些东西,没有试一试之前,总是好奇的……
扯远了,接下来,便是纸张大小的敲定了,陈世美计划做的报纸长15寸,宽12寸。
大宋的一寸大约是后世的3.3cm,12寸就是39.6cm,15寸就是49.5cm,也就是,39.6cm×49.5cm,后世常用的A4纸的标准是21cm×29.7cm。
这么一看,大概是两张A4纸的面积,和后世的报纸差不多,本来陈世美想两面都印刷的,但大宋的纸张有问题,还有活字印刷术才刚刚出现,导致不能两面印刷,他就只能选择单面印刷了。
陈世美觉得有趣的一点是,历史到这里有有点不正经了。
是个人基本都知道印刷术是华夏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
这个人就活在仁宗时期,但真实历史上他是十几年后才发明出来活字印刷术的,而且还没有来得及推广,人就死了,可这个世界,他前几年就发明出来了,并且一定范围内已经开始应用了。
在陈世美为了办好报纸,还详细了解了一下,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
活字印刷术就牛掰了,简单来说,就是提前烧好胶泥做的字,统一规格,然后根据要的内容排版,印刷就可以了。
省时间,省力气,省金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老胡,把那人帮我找来吧,是个人才呀。”
陈世美其实还是想见一见这个人,毕昇出生于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现在在杭州做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
“主子,只是一个工人,何必大费周章?而且府中已经有几百位工人了,都是开封顶尖的工匠,未必不如这毕昇。”胡管家不解,杭州离开封,有近千里的路程,山高路远的,把这人找来,怕是路费都得花费几百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