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业可成。”
不管是出师表,还是隆中对,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根本难不倒我。
“此金玉之论也。”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公子所言,亦是亮心中所想。”
就是现在!
机会来了!
刘琦拱手合抱,言辞恳切:
“无士之君,难成大业;荒地之木,不可参天。刘琦斗胆,请先生出山相助,日后定以先生为师,日夜聆听先生教诲。”
诸葛亮背过身,摇了摇头:“亮躬耕于南阳,早已懒于应世,恕不能奉命!”
“先生不出,苍生无望,社稷无光,恳请先生怜悯众生,出山相助!”
刘琦走到诸葛亮面前,躬身作揖,执礼甚恭。
“这——”
“先生如若不应,我便长躬不起。”
诸葛亮注视着刘琦,看到他一直躬身不起,心中有所动容。
刘琦贵为荆州牧之子,纡尊降贵,三顾茅庐,只为请得自己出山。
自己不答应,他便百折不挠,再三请求。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刘琦既有对天下局势的洞察力,又有这份仁义之心,顽强坚持的品质。
他日必定一飞冲天,前途不可限量。
再者,自己躬耕南阳,久卧山野,多年来,难觅良主。
今日刘琦以赤诚之心相待。
态度谦虚,诚挚恳切,实属难得。
想到这,诸葛亮再无半分犹豫:
“公子请起,亮愿效犬马之劳。”
听到这句话,刘琦瞬间狂喜。
他面带慨然之色:“我得先生,有如周公得吕望,汉王得张良,大业何愁不成!”
“公子三顾茅庐之情,亮必当终生铭记。”诸葛亮言辞恳切。
上有天公,下有地母,人心中的善恶,天地都能看得见、听得着。
通过三顾茅庐这件事,刘琦明白了一个道理。
诚心是对别人的,更是对自己的。
如果不是怀着一份赤诚与崇敬之心,万万不能轻易将诸葛亮请出山。
日后待人做事,定要时刻牢记,以诚为本,忠义为先。
“先生不必如此。”刘琦连声说道:“能得先生辅佐,刘琦三生有幸。”
历史上,诸葛亮为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数次北伐,积劳成疾,于五十四岁,病逝五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刘琦暗暗发誓,这一世,一定不能让诸葛亮过于劳累。
秋风五丈原的悲剧不能重演。
定要让他长命百岁,亲眼看到天下统一,还于旧都的那一天。
“人才易得,明主难求。公子言重了。”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刘琦满面春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上前一步,拉住诸葛亮的手,笑吟吟地说道:“孔明先生,这位是黄忠,黄汉升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