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记录帝王个人,一个是记录整个朝代。
史官选拔首先要有一定的才学,接着便是要有一颗刚正不阿的心,不被帝王威严所屈服,不被财富美人所诱惑。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书写一段真实的历史,借以警示后人。
但同时,史官也是最被历朝皇帝不喜的官员。
因为这些史官会记录他们所能见到的,皇帝的所有言行,无论好坏。
所以难免会记录一些皇帝不想看到的事情。
虽然最后的成书会交由皇帝亲自过目审阅,但是谁又愿意有个人成天跟在自己背后,用个小本本记录自己的一言一行呢。
而且碰一些头铁的还会将自己不好的言行无限放大。
朱元璋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这名史官,有些不悦:“这小子整天就知道写写写。”
“屁大点事都要记录在册,真是烦人。”
朱标闻言笑道:“父皇稍安,这也是他们这些史官的职责所在。”
朱元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我没有气恼,只是觉着成天有人跟在屁股后面,怪不自在的。”
朱标轻笑:“父皇,这可是你自己要求翰林院编写的明实录。”
“而且有了这些史官的监督、记载,您作为一国之君便更加会端正自己的言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您不是成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嘛。”
“还说,等明实录修好以后,要让后世子孙好好观摩,警醒前人过错,端正自身态度。”
朱元璋见朱标又要开始长篇大论了,赶紧摆了摆手:“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说完,回头瞪了一眼身后的还在不停记录的史官。
年轻的史官看到朱元璋的眼神,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但是手中的笔却并没有丝毫的停顿。
朱元璋看着这名小史官不停挥动的毛笔,无奈的叹了口气。
虽然他也同历朝的诸多君王一样,对这些史官十分的不喜,但是还从来没有升起过要责罚史官的心思。
史官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史笔如铁,如果有帝王敢擅杀史官,那肯定是要被这些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不得翻身的。
作为大明的开国皇帝,即便是杀伐果断的朱元璋,也不敢堂而皇之的对史官下手。
朱元璋叹了口气,收回了目光:“这些史官还真是不怕死。”
“寻常官员看到我的眼神,早就跪下了。”
朱标笑道:“身为史官要的就是一身正气,悍不畏死。”
“您作为大明开国雄主,还会在意小小史官,您就让他去吧。”
朱元璋摇了摇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对朱标说道:“标儿,关于殿试的试题你有什么看法。”
朱标微微苦笑:“孩儿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朱元璋看向门外,站起了身子:“走,随咱一起去书房瞧瞧。”
“今日的奏章咱还没有过目呢。”
说完,便朝着殿外走了出去。
朱标也站起了身子跟在朱元璋后面走了出去。
......
....................................................................
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有人看吗?如果有,还请各位大佬投点花投点票,我心里很虚......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