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真正能登到顶上的,大多是些年轻人。登上山的人,能一览群山全貌,顿时感觉心胸开阔,情绪激昂,挥斥方遒。山顶上有一个四层塔楼,里面早就备好了笔墨纸砚,供他们一吐胸中意气。每当这个时候产生的作品,都是极佳的,比昨天那种被局限的处境下创作出来的,要好得多。
解君泽他们不是最快的,上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停歇在这里了,山楼里不仅有文房四宝,时近晌午,酒菜都已经备齐了。
解君泽和瞿闲已经不是第一次站在山顶上了,所以并没有第一次站在山巅的那种激情,但是兴致也是好的。言梦是第一次来到竹潇山的山顶上,心境自然与那二人不同,差点从解君泽的身上一跃而下,奔到山顶最边缘,看尽千里风光。
解君泽感觉到背后的言梦似乎有所动作,像是知道她的所思所想一样,走到了视野最开阔的地方。在解君泽的背上,言梦能看到更好的视野。
满目青山草木中镶嵌着银色的丝带,与北方苍茫大地的磅礴之势不同,这是一种江南风光特有的秀丽与柔情,站在山顶,恨不能一跃而下,醉倒在这片山林。
三人回楼里,先祭一祭自己的五脏庙。大家用完午膳,有人做出诗篇,立刻高声朗诵出来,供大家赏析,楼阁内气氛十分活跃,这时有人提出说,之前瞿琴师登上山顶作了一首曲子,听闻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想请瞿琴师再为大家表演一曲,这时全场都安静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瞿琴师是按照自己性子选择弹与不弹,不知这番邀请,会不会引起琴师的反感。
瞿闲看了一眼解君泽,解君泽轻点头,瞿闲把背上的琴解下,放在桌子上,大家都将身子前倾,期待着瞿闲的演奏。
听完后,全场雷动,再次折服于瞿闲的琴声。琴声一开始是十分低沉的压抑的,大家都想起自己爬山时的疲惫与劳累,但是期间又穿插着一些灵动的音符,就好比是路上看见钟爱的景色。随后琴声渐起,豁然开朗,宛若仙鹤在此山中,时而穿云逐雾,时而翱翔长空,时而溪边鹤唳,众人便化身为白鹤,畅游其中,怡然自得。
“这就是两年前瞿琴师所作的《山中鹤》。”
言梦听完这首曲子,抓起毛笔,快速描绘起脑海中的印象,下笔风雷。有人认出她就是昨日画《牧春》的人,渐渐都围了过去,一副写意山水就慢慢呈现在大家眼前。“听完瞿琴师的曲子,一时有感而发。”墨为山水,墨为鹤,挥洒自如,醉墨淋漓。
因着瞿琴师的曲子还在大家耳边回响,这幅画一出,想象都随着言梦的笔跃然纸上,大家夸赞不绝于口,都说她是妙笔生辉。其实言梦耍了个小聪明,借助《山中鹤》的余韵,给自己的画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