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条件是参加科举的基础,但能否考中进士则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文化氛围。从清代进士的出身来看,大部分进士都出自书香门第,甚至很多都是官僚之家。
这也不难理解,父母如果是个文盲或是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是很难教育孩子的,而孩童的启蒙教育尤其重要。
官僚之家的孩子从小就聘请名师,或是亲自指导,他们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十分清楚,且在文章、诗词、八股文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这样便容易引导孩子使之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以曾国藩为例,他的祖父曾玉屏在世时,家庭条件算得上是一个小地主,正是有了经济基础,这才培养自己的儿子曾麟书参加科举。
但因曾玉屏文化水平不够,无法亲自指导儿子读书。加上曾麟书天赋也一般,他参加了16次院试才好不容易考得一个秀才,而仅仅是这个秀才,也让曾家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荣誉。
到了曾国藩这一代,由于他父亲曾麟书有了科举的经历,因此曾国藩的科举之路相对要顺畅。
曾国藩5岁入私塾,于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当时虚岁25,算是早成大器的。可即便如此,曾国藩在院试中也受到几次挫折,最终才顺利通过乡试和会试。
李鸿章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经过了两代人的努力,才最终走上了进士之路。
从录取人数来看,约有3万人可以获得生员的资格并参加乡试,其比例只有1.5%左右;乡试录取人数大致在1500名左右,其比例约为5%,这还仅是最低级的考试。
会试录取人数不定,最多时有400余名,而最少时不到100名。清代共开科112次,总共录取了27000多名进士,每科录取人数大致在240名左右。那么进士的录取比率大致在6%左右。
进士的录取比例表面上看不算太低,甚至比后世北大、清华的录取率还要高很多。可我们要知道,在参加殿试之前,考生首先要通过院试、乡试和会试这三关,那么难度就很大了。
但从整体来看,进士的比例不到读书人的0.0001%,也就是万里挑一,因此可以说进士是名副其实的稀有动物,因此金圣贤对科举这般态度也不难理解了。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
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
清朝时期,科甲出身的官员被称为“正途”出身,由此可见科举取士在清代官场占据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份额。
所谓“学而优则仕”,清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就是通过科技考试进入仕途,于官场施展政治抱负,赢得青史留名。
但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
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
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