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中文

最新网址:www.xpaozw.com
字:
关灯护眼
泡泡中文 > 崇祯故事 > 四十四、快雨晴翻

四十四、快雨晴翻

阜财门南门的城墙上,一队披甲军士肃然而立,盔甲鲜明,刀枪锃亮。那些平日负责守城的衙役和民壮们散立在军士队伍两侧。

这次后金派使者来,虽然尚未发现有大军跟随,但战时机制已经启动,刘必显和丁有三取消了军士们的元旦休假,全体整装进入战备。

杨铭站在箭垛后面,举着望远镜看着远方。镜头里,官道的尽头处扬起了灰尘,随即,排成阵列的铁甲骑兵从灰尘里显现出来,画面越来越大,可以看出这是数百名骑兵组成的阵列在前进。阳光照在人和马披挂的盔甲上,点点鳞光层层叠叠的闪耀着。

后金的骑兵阵列到了离城四里处,缓缓停了下来。前排的骑兵往两侧分开,中间三骑冲出阵来。为首的一骑穿戴着细密的铁甲,外面披着黄色的大袍,身材看起来有些发福。在他的身后,两名披挂着铁甲的巴牙喇骑兵持着长枪,挎着马刀和箭囊,肩上背着长梢角弓,紧紧地跟随护卫着。

三骑冲奔到离城墙两里处,挽住了缰绳,缓缓停了下来,远远地望着城墙,坐下的马匹喷着热气,左右来回踱着。

皇太极如约而来了!

《清太宗实录卷五有皇太极在两军阵前单骑向敌上前对话的记载,看来此人的确胆略非凡。

瓮城里,丁有三带领的八十名骑兵和二百名步兵严阵以待,准备随时出击救援。

这八十名骑兵几乎就是丁有三的全部骑兵力量了,他们基本上是由明军中的旧兵组成,很多人并不是真正的骑兵,只是会骑马而已。而那些步兵除了几个军官是明军旧兵外,其余的绝大多数是从俘人中招来的健壮之士,训练都没经历过几场,更别提上阵接敌了。

这些人自从当了兵,十来天里一直吃香喝辣,好不快活。现在终于到了要卖命的时候,一个个都面色沉重,冷汗直冒,甚至全身发抖者也不少。

杨铭在瓮城内披挂装备,他脱下褶袍子递给妤黛,双臂舒伸着,妤黛麻利地将凯夫拉防弹衣穿到他的羊绒卫衣上面,然后给他披上绛色褶袍子,再将凯夫拉头盔递给杨铭戴上。

一匹披着皮甲的枣红色骏马牵了过来。杨铭接过缰绳,左手把缰绳分开越过马头挂于马颈部,将无名指插入两缰中间连同马鞭抓住髻甲毛,抬起左腿将脚掌踩入马蹬内,右手抓住后鞍桥右侧,右脚蹬地轻轻向上跳起,左腿伸直身体挺起,右手撑在鞍前部,右腿伸直抬起迅速跨过马体,双手支撑体重,轻轻坐于马鞍上。

“好!”一旁的丁有三轻声喝彩道。

杨铭双手持缰,挺直着身子,手心全是冷汗。

在美国,一期马术课程学费要5000美元,而一匹入门级的赛马要价几十万美元。杨铭从未考虑过去学习这种贵族运动,他只是在一个德克萨斯同学家的牧场里骑过几个小时的马,摔过好多次才练会了这个上马的姿势。

许莹拉开手里的行军袋,举起hk416步枪递给马背上的杨铭。杨铭接过步枪,将三点式背带挂到脖子上,步枪斜挂在身体的左前方。三点式背带较之两点式背带的优点是可以在不摘下步枪的情况下,只需解开一个扣子就可以快速切换到射击状态。

披挂完毕,许莹将一个包裹递给杨铭,这是杨铭为皇太极精心准备的回礼。

瓮城的吊门放下了,杨铭冲许莹笑笑,做个鬼脸,双腿一夹,策马而出。

阜财门南门瓮城的门是朝东开的。杨铭策马出了瓮城,随即右转奔上了官道。座下的骏马开始加速,杨铭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身体的平衡,所幸明代的军马是蒙古马,这种马的力量和速度都较现代的欧美良种马差很多,骑过洋马的杨铭尚能勉强控制住座下的战马。

皇太极立住了战马,目光漠然地看着前方的瓮城。今天,正月初一,后金大军在通州河驻跸两日后,全军开拨东进。皇太极留在大军之后,要来会一会杨铭。他熟读三国,对招降敌方官将有着近乎偏执的爱好。历史上,他曾用十年的时间招降祖大寿,还曾将自己的侧妃博尔济吉特氏送给叶赫部的南褚,甚至不惜派出自己的皇后招降洪承畴。

一匹枣红的战马从吊桥出来,马头右转朝着他的方向直奔过来,马背上的穿着褶袍子的年轻人高大的身体笨拙地控制着平衡,身前挂着的短铳随着马蹄的起落而晃荡着。

皇太极淡漠的目光里露出一丝欣喜,他下意识地看了看眼前的地面,冬季的北方大地干燥而坚实,一丛丛枯黄的杂草在地上趴伏着。

杨铭策马向前。越来越近了,马背上披着黄色大袍的中年男子的脸渐渐清晰起来,那种淡定雍容的身姿和锐利而淡漠的目光,展示着他无声的威严,让杨铭不禁有一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挽缰减速,杨铭在马背上前俯后仰地控制着身体平衡,终于挽住了马。

缓缓的蹄声,杨铭稳住身体,慢慢向前接近,在离对方四五步的距离停了下来。他看到对面马上的皇太极脸上露出了微笑。

“你就是杨铭?”短暂的沉默之后,皇太极首先发问。声音不大,但是充满了威严。

“正是在下!”杨铭对皇太极拱拱手。

“你的大炮很厉害,朕很钦佩。”皇太极淡淡地说道,似乎那些死在杨铭大炮下的后金兵根本影响不到他的情绪。

拱拱手,杨铭没有说话。

“你不是明国的官将,但你忠心为国,朕很钦佩。”皇太极继续说着,“袁崇焕千里驰援,亦是忠心为国,朕也很钦佩。”

杨铭知道皇太极是拿袁崇焕的前车之鉴在离间自己,心道这袁崇焕也不知道和你有什么勾兑,有勾兑倒也罢了,你还设反间计坑了他……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大汗的反间之计也是十分厉害,杨某佩服。”杨铭微笑着说道。

“古人云,兵不厌诈。”皇太极闻言并不恼怒,反倒是微微一笑,“古人又云,良禽择木而栖……”

皇太极这意思,隐隐是把袁崇焕下狱的责任全推到崇祯头上了,而且,再次地暗示离间杨铭。

杨铭有一种冲动,他想问一问皇太极,袁崇焕的这桩千古疑案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终于忍住了,他知道,现在问过去,不仅得不到答案,相反还会被对方算计。

“朕一向求贤若渴……”皇太极说到这里,目光紧紧地盯住杨铭,原本锐利而淡漠的目光变得饱含热情。

杨铭苦笑。投靠皇太极显然不是在他考虑之列的事情。

“以杨铭你的本事,将来裂土封疆,亦非难事……”皇太极很有耐心,否则他不可能做到用十年时间两次招降祖大寿。

“裂土封疆?大汗,在下志不在此。“杨铭平静地回答道。

“你喜欢美丽的女子?“皇太极目光炯炯地看着杨铭,”朕可以将天下的女子任你挑选……“

想到今天皇太极送上门的四名绝色女子,杨铭不禁脸上一红。

“大汗,君子爱色,取之有道。”杨铭拱拱手,“这天下的美女,杨某无福消受。”

“那你要什么?”皇太极微笑,“朕听说你曾对手下的军士说过,想要天下人都过上好日子?“

杨铭一惊,这些话怎么会传到皇太极的耳里?

“杨铭,平定天下,惠泽苍生,你不行,崇祯也不行,只有朕,庶几可矣!”皇太极淡淡的语气掩不住内心那种强大的自信。

杨铭一时沉默。

在上个世界的历史中,血雨腥风的明末乱世,满清入关平定天下,确实是历史给出的一个最不坏的选择。

李自成的党项军队残暴,所到之处,铲除城市建筑,裹挟失去家园的老百姓在阵前充作炮灰肉泥,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张献忠则形同禽兽。南明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内斗互砍。如此山河破碎,生灵荼炭,谁来收拾残局?

而满清入关之后,迅速地平定了天下,建立了一个东临鄂霍茨克海,南极曾母暗沙,西南界喜马拉雅山,西达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正北到大漠,东北跨外兴安岭、直至库页岛,疆土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之广,生民之众,远超汉唐。

清朝抗住了沙俄,消灭了准噶尔,征服了蒙古、越南、尼伯尔,平定了新疆、西藏。中国历史上千年的边患在他们手里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在内政上,清朝实行改土归流,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解决了明代一直未能解决的国家财政问题。

在文化上,满清全面接受和发扬了汉文化。满族的诗人鄂貌图、岳端、博尔都、赛尔赫、文昭、敦诚、永忠、铁保,词人纳兰性德、顾太清,文学家曹雪芹、文康、蒲松龄、和邦额,散文家麟庆,书法家永、铁保、吞珠、图清格、英和、如山,画家允禧、永容、赫奕、黑寿、莽鹄立、西密扬阿、阿尔稗、庆保、耆龄、文祥、唐岱……他们所学、所用、所服膺、所发扬的,都是汉文化!

天空的艳阳黯淡了下来,一片乌云飘到头顶上,忽然下起了雨。冷冷的雨点刷刷地打下来,杨铭座下的战马昂头嘶叫起来,跟在皇太极身后的两骑护卫正要策马上前,皇太极举手制止了他们。

雨中的皇太极岿然不动,他在等待着杨铭的回答。

城墙上,许莹、刘必显、赵知县、范同舟等人紧张地望着城下远处的杨铭和皇太极,目光所及之处,在杨铭和皇太极交谈之处的后方二里开外,皇太极带来的铁甲骑兵阵列严然,甲杖林立。

许莹一双杏眼紧紧地远望着杨铭,目光里饱含深情,也饱含着担忧,此时,她内心里隐隐有一种危险的预感。

雨落下时,城墙上的人们一阵骚动,有人在寻找避雨的地方。随从们取来雨伞,给刘必显、赵知县等人撑上,妤黛也取了一把雨伞给许莹撑了起来。

“妤黛,你快去军营……”许莹小声地向妤黛吩咐着。

雨势来的快,去的也快。不到片刻时间,雨停了,太阳重新露出头来。阳光洒在雨后的空气里,一阵清新明丽的感觉,抬眼向天边望去,远方的燕山余脉隐隐欲现。

“其实,你们要是不搞文字狱,不搞强制剃发,还是不错的……“杨铭叹了口气,无奈地说。

“剃发么?……权宜之计,时下两国交兵,以为区分泾渭罢了……”皇太极微笑地说,“至于文字狱,是什么?”

皇太极本人推行过剃发,但他并不像多尔衮那么执着。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多尔衮率清军入关,沿途他就忙着颁发诏书,要求归顺的明朝军民人等尽皆剃发。进入北京之后,他正式下达了剃发和更换服饰的法令。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这一命令立刻引起了激烈的反对,不但朝中官员剃发者寥寥无几,大批的前明官员仅仅因为这一制度,就闭门不出,拒绝为清朝效力,或者南下逃离京城。多尔衮眼见统治未稳,担心酿出大变,仅仅一个月之后,就不得不停止了剃发令的实行。

本来这事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但出了个汉奸孙之獬,主动要求推行剃发,又把这导火索点燃了。

这孙之獬是山东淄川人,明朝天启年间进士。清军入关后,他投降清朝,当了礼部侍郎。此人给自己剃了个秃脑袋,留上了金钱鼠尾的辫子,还穿上了满人的服装。结果在朝堂之上,受到了其他汉官的鄙视和满人的耻笑。恼羞成怒之下,这孙之獬便写了一道奏章,向朝廷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给汉人剃发。

在奏折中,他有几句话很是打中要害:“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结果这剃发令就又推开了。就为这一个剃发,江南各地处处都是血流成河。江阴城本来已经降清,结果听说要剃发,又全城皆反。昆山地区,本来人心平定,但剃发令一下,民众便争相反抗,先是杀掉清军的地方官,后又烧掉了府衙。

最终的结果是残酷镇压,满城皆屠,成千上万的人为了这毫无意义的剃发令失去了生命。

皇太极在清军入关前一年暴病而亡,如果他没有死,是他而不是多尔衮率清军入关,这剃发令很可能不会全国强制推行。

“文字狱么?就是在别人的书里挑一些文字,认为写书的人犯了忌讳,杀头……“杨铭勉强解释着,”还有就是这不准写,那不准写……“

“这倒是奇了。圣人立文字,原来就是阐扬大道,抒发性情,有什么不准写的?“皇太极似乎一时还不能理解。

对此杨铭也只能苦笑。清军入关开始那几年是没有文字狱的,估计满人还不懂这个文字的力量。所以清初那段时间什么书都可以写,什么书都可以出版,完全没有任何限制。

清朝文字狱的开端,起于顺治四年广东和尚函可身携一本纪录抗清志士悲壮事迹的史稿《变记,被南京城门的清兵查获,严刑一年后,流放沈阳。这个处罚相对于后来简直是轻得不能再轻了。

康熙时期,浙江湖州有个叫庄廷的富户,因出版的《明史在叙及南明史事时,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直写努尔哈赤的名字,写明将李成梁杀死努尔哈赤的父祖,斥骂降清的尚可喜、耿仲明为“尚贼”、“耿贼”,写清军入关用了“夷寇”等等,清军将《明史案一干人犯七十余人,包括为《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卖书的、买书的、刻字印刷的以及当地官吏,在弼教坊同时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主犯”庄廷照大逆律剖棺戮尸,另有数百人受牵连发配充军。

翰林院编修戴名世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书印出十年后被人告发被处以斩刑,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清朝功臣家作奴仆。同乡方孝标曾提供参考资料,也和戴名世同样治罪,虽然方孝标已死,但仍被发棺戮尸。

到了后来乾隆朝,这文字狱就更变本加厉了。乾隆在位六十年,发生文字狱一百三十余起,且都判罚极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成野神?我靠香火世间显圣犬夜叉:一不小心成战力天花板了妖精的尾巴星辉空降汉东主持人,问政领导干部!我在港岛混,就靠兄弟多!四合院:绝世家族侠岚:开局废物的我居然是双属性哈利波特:从麻瓜表哥到概念法神海贼:获得书书果实后,我躺了当科研大佬穿成网络渣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