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没有对长辈不敬重,又充分表达的讽刺的意义,履行了作为书童的职责。
周易翻了个白眼儿,没有搭理清风。
你才喜欢去家里,你全家都喜欢去家里。
田家庄的村子不大。
周易、清风和两位姑娘,四个人走得很快。
在路上,周易问了这两个姑娘的名字,大一些的叫小红,小一些的叫小青。
小红家中,和周易的院子相比,是远远不如。
甚至比观止堂那破房子,还要落魄得多。
走进家中,原来是一对农夫农妇,和一个十来岁的男孩。
这对夫妇看着一个衣着整洁的年轻人,带着书童和自己女儿一起进了家,哪里还不明白来人的身份。
农夫看着小红,面色铁青,扭过了头,不言语。
农妇看着小红,眼睛有些红润,眼泪围着眼圈转。
十来岁的男孩最生动些,围着小红叫“姐姐”。
小红看着弟弟,眼神中充满的关心,但周易在屋里,也只能局促不安地站着。
周易心中有些发苦,随意攀谈了两句,便明白了家里面情况:
事实很简单:
原来这对夫妇,借过田里长一斗米,如今还不上,便拿女儿抵债。
顺便儿给家里的男孩,攒上一波彩礼钱。
周易打听了一下,小红卖出去的价格,仅仅是几斗米。
洪武十年,还算太平的盛世,居然是这个价格!
周易离开了小红家,又去到了小青家里,情况差不多。
都是因着前几年生活不易,借了田里长的米,今朝还不上,拿女儿抵债。
看到都是这种情况,周易也不敢把这两个女孩儿往回送了。
毕竟,卖女儿这种事情,有一次,便会有第二次。
莫说卖女儿是危急关头,不得不为。
若是真的有一次,就会有下一次,下下次。
女孩送回到家里面,也不免再次被卖出去的命运。
周易对她们的家庭表示同情,但依旧认为这是最可能的事实。
周易从小红和小青家里出来,又把这两个女孩带回了,田里长安排周易住的地方。
“田里长,出来一谈。”
周易看着不远处,呼喊道。
周易方才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了田里长一直跟在不远处看着,但见到田里长时趣,没来打扰,便也没有理会。
田里长见被发现了,也不尴尬,大大方方地说:
“公子,您有什么吩咐。”
周易看着回到屋里的小红和小青,对田里长问道:
“方才我去了小红家里和小青家里。
小红、小青家的债,是你故意放的吧?”
田里长点了点头:
“三年前,咱们田家庄的收成被毁了,整个庄子青黄不接。
不瞒您说,就是因为这俩女孩,咱才敢借出去的这几斗米。”
贷款,是要有抵押物的,家中女孩长得水灵,也是资本。
三年前?
周易印象中,洪武七年的时候,南京城周边并没有什么大灾。
既然不是天灾,那便是人祸了。
“三年前,这里出过事儿?”
周易没有问田里长,而是转头看向了一旁的清风。
清风略一思索,就明白了先生的意思,连忙道:
“三年前,皇帝陛下把这出庄园赐给了吏部的大人。”
“是那个王八蛋干的好事儿?”
周易看向田里长,求证道。
周易的脑海中,突然勾勒出了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