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对,国子监现在可是朝廷的香饽饽。”
大家又把话题扯到了国子监上面。
陆怀安从他们的议论中听出了一些端倪,一百五十年前,一品大儒董舒力荐朝廷创立国子监。
为的就是平衡文麓书院的影响力。
一百五十年来,朝廷主要从国子监甄选人才入仕为官,久而久之,士子们更多的选择去国子监。
人才都往国子监去了,文麓书院影响力自然就下降了。
鼎盛时期,文麓书院可是有五万多名弟子,现如今只有四五千人,不足十分之一。
现在能进文麓书院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醉心于研究儒术的,一种就是考不上国子监,只能退而求其次。
毕竟文麓书院还有圣人这块招牌在,多少有点底蕴。
“自董半圣创立国子监以来,文坛风气就变了,天下士子都以入仕为官为荣,没什么人愿意潜心研究儒术,也就我们还在这里苦苦支撑。”
“董半圣早就说过,圣人的思想过时了,文人当以忠君爱国为己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
几个弟子又开始高谈阔论起来。
不难听出,他们其实也觉得蔡半圣说得对。
至少有一部分思想是对的,比如士子就该以入仕为官为荣,就该报效君恩。
“放屁,只会一味的讨好皇权,沽名钓誉的无耻小人……”
陆怀安听到他们这些话,顿时生起一股无名之火。
作为一位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是没法接受这种腐朽的封建思想的。
更何况还有人恶意篡改他的儒学思想。
他愈发将自己代入进了圣人这个身份,感同身受到了那种愤怒。
他突然怒骂出声,众人都奇怪的看着他,不知道他发什么神经。
“你怎么骂人呢?读书人岂能如此不雅。”
一个身材高瘦的弟子斜了他一眼,语气不善道。
陆怀安打量了对方一眼,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上长着两条标准的八字眉,如孤峰般高挺的鼻梁显得格外精神。
这算是个典型的美男子。
不过与本圣相比,还是逊色不少。
陆怀安给对方的外貌做出了点评。
再看他衣着,穿的是文麓书院的弟子服,镶着红色衣边就说明他是某位首座的亲传弟子。
文麓书院的弟子服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衣边的颜色。
“我不是骂你们,是那个董舒。”
陆怀安思量片刻,淡然回道。
“好大的胆子,竟敢明目张胆指名道姓的辱骂董半圣。”
“不知天高地厚。”
“粗鄙不堪,羞与为伍。”
众人骂骂咧咧,纷纷远去,生怕招惹麻烦。
而那个八字眉弟子却没有离开,反而有种刮目相看的意味:“没看出来啊,你倒是有些胆识,敢骂敢当。”
“不过是有感而发,告辞。”
陆怀安拱拱手转身就走。
“还未请教高姓大名,鄙人姬绍。”
姬绍自报姓名,自然是有意结交。
“陆怀安。”
陆怀安头也没回的回了一句。
“陆怀安……”
姬绍愣了愣,这名字听着怎么这么耳熟。